非遗|嘉善西塘:千年古镇民俗庙会遗韵浓

文旅中国 2024-05-11 14:36:06

水陆同出,旌旗飘扬,锣鼓喧天,人声鼎沸。5月10日,农历四月初三,浙江嘉善西塘古镇汇聚了来自四乡八邻的民众,这里正在举办一场传承延续了百年的水乡民俗庙会——护国随粮王信俗会。

护国随粮王信俗会是国内少有的“水陆同出”庙会,于2012年6月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只见“护国随粮王”在人们的簇拥下先从水路徐徐而来行至码头上岸,再坐上銮轿转至“社棚”停留;民俗表演队伍则走陆路,吸引着大批游人驻足围观。

当天上午8时许,嘉善文化学者、嘉善西塘旅游休闲度假区管委会文化顾问韩金梅,正坐在晃晃悠悠的摇橹船上,跟随热闹的船队在水面徐徐前进,娓娓道出“护国随粮王”的故事。

原来,据传在明代崇祯年间,嘉善地区天灾严重,负责督运皇粮的金家七老爷途经西塘,见百姓跪地求粮,于心不忍,便私自把船队所有粮食尽施于饥民。自知犯欺君之罪的他毅然投河自尽,却留下了万千百姓数百年的感恩。待朝廷查清真相后,追封其为“利济侯”,后又加封为“护国随粮王”。

“他不是哪路神仙,却受到我们当地人世代敬重。”庙会现场,72岁的本地居民陶金妹,正带着她92岁的老母亲为家人祈福。每年的四月初三,她们都如约而至,这次更是早上6点钟就来到现场等候庙会活动开始。

打莲厢、扭秧歌、调龙舞狮……活动现场,水陆同出,数百人的出巡队伍浩浩荡荡。步入护国随粮王庙正殿,大柱上短短20个字,道尽当地人民对“护国随粮王”的感恩和思念——“旱裂连阡,施赈活人万众;仁留金邑,追恩长祀千秋。”

“今年,我们在以往的基础上扩大了规模,还邀请了嘉兴其他地区的传统民间文艺队伍现场进行表演展示。”指着不远处的巡游队列,白发苍苍的韩金梅难掩喜色地透露,最近,当地文旅部门正致力于将“护国随粮王信俗会”这项省级非遗升级为国家级。

白墙灰瓦之间,游客们时不时兴奋地举起相机,记录着这场水乡盛会的精彩瞬间。“感觉很震撼,每项表演都非常有气势。”平时喜欢和拍友们到古镇采风的摄影爱好者薛林珍点赞道。

上世纪90年代末,西塘古镇旅游开发后,护国随粮王庙在原址得到了保护和修缮,护国随粮王庙会也作为一种重要的西塘民俗活动被保留了下来,备受民众和海内外游客的喜爱。

江南水乡,地嘉人善。而今,嘉善西塘正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核心,依托众多各级非遗项目、展示馆和民俗节庆活动,推动集民俗文化、水乡古镇于一身的江南水乡文旅融合建设,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在不断赓续和创新中焕发新的魅力。

(图片由嘉善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编:武玥
1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