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发现:孩子7岁前有这3个特点,长大后更有可能越混越好

禾禾妈爱学习 2024-04-23 21:47:38

无论是在电视剧里,还是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总能看到一些人,可能是算命先生,也可能是普通的大人。

总喜欢观察孩子,且常常煞有介事的预测某些孩子的未来,说他们将来肯定有大出息,不是一般人。

就像我们的毛主席,三岁遇见自己第一任恩师的时候,恩师就用“绝非池中之物”夸他了。

以前我看到这种情况,总觉得这是迷信,或者是大人们之间的客套话。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生经验的积累,我慢慢发现,这些预测其实也不全都是瞎说的,有时候还真有那么点道理。

不然,类似“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样的话,也不可能流传于今。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为什么有一定的准确性?人们预测的依据是什么?背后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做支撑?

01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背后的科学依据

在查阅了一番资料后,我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具体如下:

1)大脑发育

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0-3岁孩子大脑发育最快的阶段。

新生儿的大脑重量在出生时,仅为成人大脑重量的25%,但到1岁左右时,这一比例就会迅速增长到50%,而到3岁左右,这一比例又会迅速发展到成人大脑的80%左右。

这期间,父母如果能给孩子提供有效的教育和引导,丰富多样的环境和刺激,将有助于塑造孩子的大脑结构,优化其功能,提高其智力水平和创造力。

3岁前大脑发育充分的孩子,往往呈现出聪明、活泼、好奇的特点。

他们通常体态端正、能较早掌握爬行、站立和行走等基本动作、眼神明亮灵动、面部表情丰富多样、能够清晰表达情感和需求。

同时,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心和冒险精神、探索欲望,喜欢尝试新事物和游戏。

因此,某些人,可以依据孩子三岁时的精神状态,基本上可以看出他长大后的性格和品质的大致轮廓。

2)性格、行为表现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西尔瓦纳·科特教授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上的研究成果表明:

孩子童年时期的行为表现,反映了他本身的性格,也会将一些缺陷,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攻击性等暴露出来。

而这些看上去像是小孩子“淘气”的表现,在未来生活中,可能影响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以及交际圈,进而,在成年后出现工作表现不佳、收入低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进一步指出:7岁孩子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已经相当成熟,其认知、情感、性格、行为习惯以及社会能力已经基本定型。

如果一个孩子在7岁时就能遵守规则、尊重他人,那么他们长大后很有可能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从而更容易在社会中立足。

相反,如果孩子在7岁时就表现出多动、攻击性强、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那么他们可能会面临学业和职场上的困难,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和表现。

所以,某些人可以依据7岁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点,预测他未来的发展方向。

02 长大后越混约好的孩子,7岁前多半就有3个特点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能出类拔萃,越过越好。

既然“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那么作为父母,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策略,助力孩子未来越混越好呢?

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早在2003年,哈佛大学就曾对1000名30岁以上、年薪20万美金以上的,家庭幸福和性格健全的成功人士,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

结果发现:这些成功人士在7岁前,普遍具备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

1)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所谓自我控制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孩子能够管住自己,不让自己的行为、情绪或想法随心所欲地乱来。

比如,当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随便发脾气;当孩子想要马上玩玩具但作业还没完成时,他能够先完成作业再去玩。

一项针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长期追踪研究发现:那些在幼儿时期就表现出良好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在长大后的学业、职业和社交等方面都取得了更好的成就。

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深刻指出:“登峰造极的成就源于自律。”

自我控制能力不仅是孩子适应社会、融入集体的基础,更是他们应对生活中各种挑战和困难的强大武器。

自我控制能力,不仅是孩子适应社会、融入集体的基础,更是他们应对生活中挑战和困难的强大武器。

当孩子具备了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他们在面对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或是个人目标的追求时,就能够保持冷静、理智地分析问题,从而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实现自我价值。

因此,作为父母,若想为孩子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就必须尽早重视并着手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2)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7岁前的孩子,正处于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的方式学习。

在这个年龄段,如果孩子们总是对身边的一切充满好奇,总想问个明白、学个透彻,他们就会像海绵一样,不停地吸收着新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孩子的智力,还是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等,都会得到显著的提升,他们开始理解更复杂的概念,掌握更多的词汇,表达能力也逐渐增强。

而这些能力,恰是驱动孩子未来学习、生活和事业前进的强劲动力。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伟大的人物在童年时期就展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比如,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从小就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验,最终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等改变世界的发明。

再比如,创立了微软的比尔·盖茨,在童年时期就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促使他不断学习、探索和创新,最终引领了计算机行业的革命。

童年时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孩子们未来成长的关键。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帮助他们成为未来的创新者和领导者。

3)良好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来的各种技巧和本领。它就像我们与他人沟通的桥梁,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和他人建立友好关系。

有良好社交能力的人,通常懂得怎么和别人说话,能让别人觉得舒服和开心;他们也知道怎么和别人合作,一起完成任务;当和别人有矛盾时,他们还能找到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争吵不断。

此外,社交能力也是情商的一种体现,它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况,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长达75年的研究,此项研究追踪了近1000名参与者的生活。

结果发现:那些在幼儿园时期,就能够与他人相处得好的孩子,通常在长大后也更有出息。他们更有可能取得更高的成就,不仅在职业上成功,也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色。

所以,7岁前具备良好社交能力的孩子,长大后混的好的概率就会更大。作为父母,为了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必须重视并努力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最后写给父母的话】

塞万提斯说:“父母是孩子未来的设计师。”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纯净而充满无限可能。之所以到了三岁、七岁,孩子间逐渐显现出差异,其中的主要原因便在于父母。

父母懂得教育之道,抓得住养育孩子的重点,那么孩子的未来则一片光明。 父母不懂得教育之道,抓不住养育孩子的重点,那么孩子的未来之路则可能布满荆棘。

因此,为人父母,我们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审慎地聆听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俗语,用智慧的眼光去发现养育孩子的重点,努力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3 阅读:1022

禾禾妈爱学习

简介:家有一枚小学生,关注小学教育和儿童心理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