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山上挖一个池塘,不放鱼,里面会慢慢有鱼吗?看完又涨知识了!

科普班的春天 2024-04-09 23:52:08

①水鸟吃了带有鱼卵的鱼,把带有鱼卵的鸟粪排在了没有鱼的水塘里,鱼卵就孵化出鱼。水鸟虽然吃了鱼但也为鱼传播了后代。鱼卵在鸟的肠道里是不会死亡的,就象是人吃了西红柿一样,人的粪便排在地里也会长出西红柿苗一样,人吃了甜瓜粪便里也会长出甜瓜苗。

②其实道理很简单,鱼类的受精卵,在环境干燥的环境下可以生存若干年,他可以随风逐流,一旦环境适合生长,他就成长起来,由于是挖的鱼塘,四处的水往其中,当然避免不了各类的鱼的卵子顺其自然的进入你家的鱼塘,使你收入颇丰。

③我们这里有句谚语:千年的草籽万年的鱼籽,意思是草籽和鱼籽的生命力特别强,多年后还能发芽和孵化。鱼卵和鱼的精子结合后,漂浮在水面,如遇大风,受精的鱼籽可能被水冲上岸,就留在了岸边,晒干之后,鱼籽非常轻,可随风飘舞,落到水里还能孵化成小鱼。这就是隔绝的水域能生出鱼的原因。

④鱼卵这种东西生命力极强,就算内部水分全部蒸发,经过几千年几万年甚至更长的时候都不会坏掉,而且只要有水有氧气就会复活,如果鱼塘建立在山脚下,山上的雨水能流到鱼塘里的话,就一定会有鱼卵被冲进鱼塘,就会孵化成鱼。偶尔不靠近的山体的鱼塘也会有鱼出现,那很简单说明地下原来就有鱼卵。

⑤首先鱼是有性繁殖,体外受精,部分卵胎生体内受精,所以有些人说的别的动物带入卵孵化后出鱼,那是不可能的,即使吃下的是受精卵也是不可能存活下来。一年就有鱼大概率是人放的,小概率是大雨天有关系。另外一个情况是人放几条后繁殖,成活率非常高,所以很多情况是第二年成群结队的小河鲫鱼。

⑥不稀奇,我有个朋友的老婆是山区的,她嫁过来以后,家里就没有人帮忙挑水浇菜,老丈母家在半山上有几块地平时种菜挑水到山下,于是女婿就过去帮忙在半山腰挖了一个不是很大的池塘,就靠借点雨水存在那里好浇菜,一年后女婿过去帮忙挑水,结果发现池子里有鱼,鱼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老丈母家也不知道会有鱼,老年人说的水生万物也许就是这样。

你觉得哪一个观点更有说服性?欢迎留下你客观的见解。

0 阅读:1070

科普班的春天

简介:写奇妙趣事 答科文趣事 品所见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