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矮父母养不出高个子!中医特色疗法调脾胃,长高又长肉

晴晴聊健康 2024-03-16 13:26:33

春三月,儿童助长黄金期。儿科门诊塞满了来咨询助长的家长们~

别焦虑,我们有的是时间和方法!本期,刘文玲主任就给大家出出主意~

1

孩子长高的事,别心大

“9岁之后就没长过了,怎么办?”;

“医生,我觉得儿子太矮,看怎么让他长高10厘米?”;

“医生我孩子现在16岁,还有机会长高吗”;

......

在儿科门诊经常能见到不少父母带着小孩来咨询其生长发育,不少小孩和同龄儿童相比显个子矮,使父母着急得不行。

毕竟小孩长大定型后,身高很大程度影响着孩子的形象,不管是升学,还是职业面试、择偶方面,身高高总是更能被社会审美所接受。

可偏偏很多家长心大疏忽了,或者不知道小孩正常这个年龄该是多高,以为小孩矮只是暂时的,过几年就自己就长高了,殊不知这样把小孩最好的长高时间耽误了。

从医学角度上讲,小孩骨骺一旦闭合后,长高就基本定型了,所以了解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很重要。

2

孩子是否矮小,看标准

儿童身高诊断标准: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年龄的个体身高处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的-2sD~-1sD(2个标准差者),或第3百分位~第10百分位,属于正常范围中的偏矮者。具体可参见下图,其中男孩、女孩的生长有区别。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男童身高标准参考表

女童身高标准参考表

3

孩子发育落后,找原因

小儿的身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营养状态、环境污染、遗传等。而营养状态涉及到脾胃的功能。刘主任在门诊中发现,很多儿童有容易被忽略的问题:脾胃虚弱。

具体有如下表现:

●挑食,食欲差,进食量明显低于同龄儿童

●吃点就积食,消化吸收不好

●总是便干便秘,排便困难

●趴睡磨牙,来回翻

●出汗多

●容易感冒咳嗽

脾胃的受损是日积月累的,时间长了,营养吸收不均衡,影响了身高发育,个子也就越来越矮。

儿童身高发育落后可归属于“五软”“五迟”“厌食”等范畴,与脾胃关系密切。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儿童生长发育全赖脾之水谷精微吸收运化和气血供给。

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病机主要在脾胃气虚,治疗的关键在于健运脾胃。

3

中医助长,四大法

现代医学认为该病主要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钙剂、维生素D、微量元素缺乏、胃肠动力不足等原因有关,治疗上多以补充生长激素、钙剂、维生素D、氨基酸、调节胃肠道菌群、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方面入手,但费用较高,且患儿长期服药依从性不高,影响整体治疗效果。

而中医方面,从脾胃入手,就可以整体调和五脏、脾胃好了,身体的机能就会整体焕发,自然就能在春夏天抓紧生长。

在干预方法上,主要有4个方面:

1.中药汤剂,健运脾胃

在食疗奏效不明显的情况下,可看诊进行中药汤剂的调理。刘主任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有十多年了,对各项儿童常见病以及儿童助长有丰富的经验和案例。搞定孩子的脾胃问题,可以搞定90%孩子的常见病,所以调脾胃很重要。

临床上,刘主任多使用党参、黄芪、白术、山楂、山药、茯苓等健运脾胃的药物。孩子脾胃不好时,给他100%的营养可能只吸收10%;脾胃好了,那么就有可能提高到90%,这才是最重要的!

2.特色疗法-针刺四缝

在孩子的小手上,有8个特殊助长“开关”,那就是四缝穴。

它位于双手掌侧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近端横纹中央,一共有八个点。相信也有不少宝妈曾经尝试过,当反复积食、胃口不好乃至出现疳积的情况时,就会带他去“挑积”,针扎到四缝穴上,挤出黄白色透明液体即可。一个几分钟的疗法,就可以让孩子迅速地缓解脾胃方面的不适。

为什么针刺四缝穴那么“神”呢?按照中医取象比类的方法,把手指看做人体,四缝的位置刚好是人体中部的位置,所以四缝穴很适合用于调节中焦积滞病变。

此外,中医理论认为四缝穴与多个脏腑有内在联系,针刺此穴有健脾行气、活血消瘀止痛、调节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百日咳、小儿消化不良、厌食、小儿腹泻、小儿咳嗽、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等疾病。

日常小妙招:

平常可以多给脾胃虚弱的孩子,按掐四缝穴也有助于改善消化、缓解疾病等的作用。做法就是家长用手指给孩子的四缝穴逐一按揉,每次每个穴位按揉3分钟,或者用指甲掐按,刺激力度就更强。

3.小儿推拿

如果患儿对服药、针刺等疗法有抗拒心理,那么可以选择小儿推拿疗法。中医认为小儿脏气清灵,少受七情六欲所影响,经气流畅,通过推拿及穴位贴敷也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小儿推拿无痛,操作简便,小儿及家属具有更高的接受度。

推荐常给孩子捏脊、摩腹:

①捏脊是治疗师对小儿腰背部皮肤进行直线(从下往上)提捏,一气呵成,可以起到提阳气,抵御外邪、疏通气血、促进发育的作用,对疳积、厌食、感冒、积食具有很好疗效。

②摩腹:摩腹是将手掌自然伸平,四指并拢,掌心贴皮肤,以肚脐为圆心,适当压力均匀的旋转抚摩。达到通和上下、去旧生新、充实五脏、祛外感之诸邪的作用以健脾和胃。

4.穴位敷贴

穴位贴敷将药物在局部穴位进行贴敷,小儿肌肤娇嫩,药物容易渗透吸收,有利于药物迅速经皮肤、孔窍进入机体而迅速发挥作用。

通常选取健运脾胃的穴位如:足三里、脾俞、肾俞、涌泉、身柱、中脘等穴。如中脘穴位于上腹部中间,进行贴敷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脘腹胀满、少气懒言等症状,与推拿联合可从不同方面改善小儿厌食症的症状,增加食欲,促进生长。

4

日常2点很重要

运动:

一般在孩子运动20分钟左右,生长激素开始加速释放,运动40分钟左右,会达到释放的峰值,所以有效的大运动时间至少在40分钟以上,孩子微微出汗。

睡眠:

晚上10点到凌晨2点,孩子进入深睡眠期,生长激素释放会达到峰值,是白天的2-3倍,不要开小夜灯。睡前记得不能吃太饱噢,生长激素是呈脉冲式分泌,在适当饥饿状态下会分泌增多,尤其临睡前一到两个小时,不要再吃东西。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9 阅读:1289

晴晴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