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思课题组:直面时代课题,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

中国青年 2024-05-07 07:40:19
编者按: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2024年五四青年节之际,长期从事青年研究的廉思教授回答了课题组成员提出的有关青年人口、就业、健康、教育、住房的重要问题。文章直面时代课题,以扎实的数据、精辟的观点、务实的建议为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廉思课题组:直面时代课题,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 @ 文/ 廉思 一、青年人口 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在人口规模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我国青年人口发生较大变化,当前的青年人口问题有哪些新的特点?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过程中,青年发展领域需要重点关注什么问题?

廉思:通过对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对照分析,可以看出当前青年人口有三个新特征:

第一,在总人口中,青年人口占比不断降低,显示出人口金字塔的持续萎缩态势。青年人口占比降低的结果,意味着新增劳动力人口难以补足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口,这将持续降低劳动力人口的比重。虽然2021年出台了“三孩政策”,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制度红利还没有及时释放出来,最近几年人口出生率仍在持续降低。长此以往,未来人口的缩减态势将逐步结构化。这就是说,由人口金字塔底部造成的老龄化,将持续影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人口走势。

第二,青年人口受教育程度加速提升,出生同期群年龄越小,其受教育程度就越高。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为青年一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受教育机会,但教育扩招与青年人口占比下降的矛盾,会日趋加重竞争不力学校的“招生不足”压力。家庭子女数的减少提升了父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支持能力,尤其对女孩教育投资的可能性增大。

第三,青年人口的家庭户居住模式,正在从“三人户”向“二人户”和“一人户”转型,青年人口的初婚年龄越来越迟,青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呈现出初婚年龄越大,非婚生活人口占比越大的社会个体化趋势。

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过程中,青年发展领域需要重点关注人口变化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变化,具体来说就是社会的个体化、传统社会关系的消解以及生育文化的变迁。

从六普到七普,“一人户”的比例在城市、镇和农村几乎都增加了约10个百分点。“一人户”占比上升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其一,青年人口的结婚率降低;其二,人口流动增加,夫妻双方人户分离的情况增多;其三,青年离婚率升高。这三种原因都反映出,“一人户”的增加是社会趋于个体化的最强征兆。对于青年人口而言,社会个体化趋势日渐使其脱嵌于血缘关系、乡土社会、原生家庭等实体社会结构。在发达国家,每年的新出生人口中,非婚生人口的占比长期居高不下。中国青年适婚人口的单身化趋势,是否会威胁以姻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人口再生产模式,日渐衍生出非婚家庭的人口再生产模式,这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观察和讨论的话题。

青年夫妇的少子化趋势,将不仅消解中国原有的家族关系,还会日趋消解原有的家庭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群体,在其整个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过程中,缺少兄弟姐妹意义的亲属关系实践,因而也在代际意义上断裂或缩小了以兄弟姐妹为亲属纽带的血缘关系。另外,少子化时期出生的人口同期群,将计划生育的制度性约束转化为其内在的生育文化构成要件,从而强化了“少生”才能“优生”的家庭价值观,不自觉地复制了其父母亲一辈的家庭人口再生产模式。这种生育文化的形成,以及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的上升,共同形塑了当前的婚姻和生育观念,使少子化成为一种现代性趋势。而青年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又强化了社会个体化趋势,这将进一步增加激励生育的社会政策成本。

问: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既是贯彻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普及青年优先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请问如何理解青年人口高质量发展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城市应该如何处理“产、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廉思:青年人口是城市的核心资源,青年人口高质量发展不仅可以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青年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性。青年人口数量的增加意味着潜在的市场规模扩大,这将带动城市内各个产业的发展和壮大。随着青年人口的增多,城市内的消费需求也会相应增加,从而刺激商品和服务的供给。

其次,青年人口高质量发展对城市的社会文化繁荣也至关重要。青年人口的多样性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丰富城市的社会生活。青年人口高质量发展也意味着高素质劳动力的增加,这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人才资源。人才的集聚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教育、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前来,从而推动城市的发展。

第三,青年人口高质量发展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城市需要足够的青年人口来支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的提供以及各项社会事务的运行。青年人口高质量发展可以带来税收的增加,为城市提供更多的财政收入,从而有利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改善。此外,青年人口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安全和治安状况的良好维持。一个人口稳定、安全的城市将更具吸引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资源前来。

产城人融合发展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指导思想和发展模式,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产城人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需要多部门之间的配合和政策协调。要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必须在跨部门协同机制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没有部门之间的协同,产城人融合只是一种“浅”的融合。

产城人融合不是在静态封闭的空间中融合,必须在各板块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实现人口流动和合理化集聚,完善城市功能和特色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等目标。每个板块的产城人融合发展要找到重点的融合空间,要有目的地集聚特色产业与专业型人才,要在城市功能、产业创新集群和人才集聚之间形成有机的融合。以苏州为例,苏州产业轴线可以用“丰”字形表示,即沪宁制造业带、沿江制造业带、“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三条东西向,以及苏嘉杭和通苏嘉甬叠加的南北产业轴带等,实现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地推动“丰”字形重点产业轴线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形成产城人融合的不同层级的空间体系。

二、青年就业 问: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的“双优先”理念,明确提出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要求。请问如何理解“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一新目标?这一目标对于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有何意义?

廉思: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理解“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一新目标,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高质量充分就业是能够较好满足企业方的人力资源需求的就业。企业招人用人,是让其与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并优化配置,在既定成本下产生最大效益。从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视角看,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劳动力价格上涨较快,结构性矛盾导致企业招工压力和劳动者就业压力持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能够适应企业用人需求,缓解结构性矛盾,提高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

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就业人员实现体面劳动的就业。体面劳动,是指在社会提供足够就业机会和合理社会保障前提下,劳动者有足够的劳动报酬、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谐的劳动关系,各方面权益得以保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能够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满足感,进而提高体面劳动感知度。

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有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竞争有序、灵活高效的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高质量充分就业,内在地要求按照劳动者技能水平付酬、按人岗契合度付酬,劳动者报酬与其边际产出相匹配,同等人力资本禀赋和劳动强度的劳动者获得大致相当的实际报酬。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使劳动力市场具有较好的竞争性、灵活性,可以促进劳动者较顺利地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经济性质的企业之间自由流动。

高质量充分就业是能够促进生产技术变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就业。在高质量充分就业条件下,已就业劳动者能够适应技术进步和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新成长劳动力能够抓住技术革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创造的新就业机会,使创造就业机会与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相协调,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持续强化就业扩容提质。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对于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青年就业关系个人成长成才,更关乎国家发展未来。稳定和扩大青年就业是积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所在,这需要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努力。要坚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促进并重,政策激励和服务助力并举,整体推进和重点帮扶并行,尽最大努力帮助青年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问: 据教育部统计,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就业问题始终是非常关键的战略问题,青年就业既有量的问题,也存在结构性矛盾,青年就业观念和就业选择也出现很多新的特征。请问这些新特征的表现有哪些?您认为,城市应该如何更好地应对?

廉思: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不断发展,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平台经济迅速崛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吸引大批青年进入新兴经济领域,由此带来青年就业新变化、新趋势,其表现可以概括为三个“新”:

首先是新就业形态,表现为无边界工作场域和去中心化的生产服务过程。互联网场域强化了人们的“无界感”,人们不必“在场”,“缺场”也可以提供商品和服务,改变了传统工作方式的时空限制。比如,以往文化青年需要“北漂”或“沪漂”到文化中心城市,才能追求事业发展,而现今许多网络文化青年居于小城镇甚至边远乡村就可以进行文化生产与传播,成为网络作家或直播网红。互联网促成了开放式、扁平化、“去中心化”的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独立的内容生产者和信息提供商,推动了青年知识型、创意型零工经济的发展,出现大量新型职业种类。

其次是新型劳动关系,表现为去雇主化和兼职兼业。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平台弱化了科层制度和等级架构,个体生产者对单位组织的依赖性大大减弱,灵活性大、自由度高的“逆组织化”、去雇主化成为新的劳动关系趋势。比如,依托线上平台提供各类生活服务的青年就业者(如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城市货运司机等)就是典型的去雇主化就业人员。兼职兼业是新业态新模式的典型特征。无边界工作场域、去中心化的平台经济和内容生产过程以及去雇主化的灵活就业形态为兼职兼业创造了有利条件。许多青年跨界兼职兼业成为“斜杠青年”。比如,畅销网络作家的主业有可能是政府公务员,月收入达数万元的网络美术工作者同时也是在校大学生。

最后是新工作价值观,表现为兴趣驱动的职业追求、工作与生活边界淡化、高流动性职业历程。今天的青年更为看重个性追求和自我价值,兴趣爱好和个性化追求成为职业选择的重要标准,一些青年甚至为此选择放弃“大厂”高薪职业,或者离开体制内高稳定性工作环境,投身收入不稳定、前景不明朗的新兴职业领域。许多活跃于新业态新模式中的青年,他们对新兴职业的选择往往源于其日常生活中的兴趣爱好,或者他们把生活领域中的兴趣爱好发展为想要从事的新兴职业。工作与生活经常融为一体,两者的边界日益淡化,工作方式、工作内容与生活方式相互契合、相互成就。与此同时,新兴职业往往缺乏稳定性,流变性特征突出,导致一些青年经常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频繁流动,他们尝试在流动中探索职业发展方向,适应新的行业产业变化趋势。

城市应对青年就业新特征,应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组织建设,让青年群体,尤其是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在城市中感受到“家”的温暖。例如定期开展服务日等活动,充分发挥各类群团组织在联系和服务青年群体中的作用,将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纳入“五四”青年奖章、“劳动模范”等评选体系,对新就业形态青年劳动者的成长、成才、奉献形成正向激励。二是强化行业治理和权益保障,让青年群体感受到“业有所盼”。在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对青年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确保青年群体能够真正享受到新就业形态发展的红利,为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通过自己的双手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三是强化话语建设,让青年群体感受到社会尊重。城市管理者要结合青年最关心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在强化服务中提升思想引导效果。要发挥主流媒体和融媒体矩阵在社会舆论引导中的头部作用,及时回应青年群体的共性诉求,提升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的参与感、认同感、责任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营造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体面劳动、全面发展”的积极氛围。

三、青年健康 问: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将青年健康作为十大发展领域之一。 近年来,我们关注到Z世代的职场青年,既非常重视跑步、健身“撸铁”,也开始追求养生保健。请问,您觉得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在促进青年健康方面可以做些什么?

廉思:对于职场青年、社会青年:因地制宜丰富身边健身设施供给,城区优化提升“10分钟健身圈”,让“健身就在家门口”成为现实,为青年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更多场所,创造更多机会。探索推进各类体育设施对青年和家庭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营造多元优质体育活动环境。与此同时,着力打造智慧场馆,为青年提供更加智慧、舒适、科学的运动体验。各级团组织、工会积极创建体育社团等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创新开展体育生活化社区试点,促进体育真正融入青年生活。

对于青少年学生: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应注重保障学生体育活动保质保量。确保体育课时不被占用、不被“打折”、不被替代。保障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率达到100%。建立“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课教学模式。普及体育和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掌握1—2项专项运动技能。

问: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的促进工作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给予高度关注。请问国家层面有哪些具体的工作举措或政策措施?相关部门、全社会还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廉思: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强调“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

为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教体艺〔2023〕1号),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教育部近年来先后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系列政策文件,并在2023年重点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专项行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023年10月,国家卫健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有关意见》,其中专门就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作出具体部署。自2021年起,卫生健康委在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中设置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试点项目,组织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的社会动员、科普宣传、筛查评估等试点工作。

我认为,相关部门和全社会还可从以下方面继续发力: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统筹各项工作和要素,进一步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聚焦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补短板、强弱项,系统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第二,鼓励各地和学校积极探索丰富心理健康的教育形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依托“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中考和高考等重要活动和时间节点,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等作用,增强同伴支持。

第三,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健全心理问题预防和监测机制,主动干预,增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学校应当用好新生入校、开学重要时段,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指导学校科学分析、合理应用测评结果,分类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第四,推进医校协同和家校沟通。协同搭建社区心理服务平台,支持专业社工、志愿者等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组织办好家长学校或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树立科学养育观念。

四、青年教育 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也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性论述。请问如何对这一调整进行理解?青年教育在“三位一体”的新格局中应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廉思: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系辩证统一关系,其中,教育是基础、人才是主体、科技是动力。“教育—科技—人才”只有结成三位一体的“三角协调”关系,良性互动的“循环互促”逻辑和“衔接互补”的一体发展,方能更好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总体要求。在三者关系的正确处理上,需分别实施以三者为核心的集中发力:聚焦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聚焦人才的主体性支撑,实施人才引领驱动;聚焦科技的动力源助推,强化科技自立自强。

教育在“三位一体”的新格局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育成,都需要通过教育提供直接的支撑。就青年教育工作而言,在“三位一体”的新格局中,其工作的聚焦重点和中心任务主要在于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归根结底要落脚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脚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脚在“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上。党的二十大要求,青年教育工作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应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在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建设方面,在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方面,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方面,在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及推进教育数字化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深化拓展。

问:有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9.6%。一般而言,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蜕变。请问高等教育普及化,将会给青年发展带来哪些变化?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关注?

廉思:高等教育普及化扩充了整个青年人口的受教育机会,形成高位巨大拉力——即以大学入学率的提升激励初中毕业生继续升学,激励家庭投资高中教育,从而拉升了高中阶段的入学率,也向上延递研究生教育,增加新生劳动力人口的受教育年数,增加了其人力资本,使中国加速从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

高等教育普及化还有以下问题需要我们关注:

一是如何实现“质”与“量”的平衡。在大众化进程中,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高等教育质量危机”,说的就是呈现的这些质量问题。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而言,我国高等教育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迅速从精英教育迈进普及化教育,在高等教育规模数量上实现了后发的“弯道超车”。当前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提质增效”阶段,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型迭代升级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应当注重解决长期追求规模扩张带来的办学条件、教学投入不足,学生就业率下降等问题。

二是走出借鉴西方模式的路径依赖。在高等教育发展初期,比较和借鉴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也不可否认,在比较与借鉴过程中,如果不立足于自身的高等教育制度文化、没有扎根自身的高等教育传统,这种比较与借鉴就往往陷入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依赖,高等教育就会无意或有意失去了自主性。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着14多亿人口的大国而言,完全依附于西方高等教育制度体系将是一个根本问题。认清西方教育制度与我国国情存在排异现象的现实,寻找那些排异现象的基本原理,短期选出不排异的内容植入,长期要改变我们自己的机体,融入世界。

三是探索数字化转型的内在变革。信息技术产生了大量的在线开放资源,改变了教育资源的时空分布,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快推进了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可以说,信息技术正深刻地改变教育形态、教学模式,是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我国实现弯道超车、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硬招和实招。尤其是当下ChatGPT和Sora等AI智能工具相继面世,使得人们对未来教育的不确定性产生了某种“恐慌”,传统的师生关系正在不断被解构和重构,大学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或智能化建设方面,盲目上马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没有提高教学效率,反而固化传统教学习惯,进而造成信息化投入的大量浪费,这方面也值得警惕。

五、青年住房

问:住房问题一度是比较突出的青年急难愁盼问题。近年来,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规范发展公租房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等相关文件,明确把“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作为保障住房政策聚焦的目标群体。各地在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过程中,也普遍将缓解青年住房作为工作重点加以探索。请问在解决青年住房问题上,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有什么区别?

廉思:青年人由于工作年限较短、收入积累较少,购房能力普遍较弱,特别是在一些高房价的大城市,青年人依靠自身力量购买住房更是困难。大城市高昂的房价给初入职场的青年人造成了巨大压力,甚至在一些地区已经形成了对青年人的“挤出效应”。

对于大城市来说,建设青年友好的“宜居”之城、解决青年人的住房问题,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首先,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借鉴国际经验实施住房可负担计划,将普通商品房的价格与租金控制在合理区间,努力降低青年人的住房成本。其次,要将新市民和青年人纳入城市住房保障范围,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再次,要着力盘活城市存量住房资源,积极推广青年驿站等短期居住服务。最后,要大力推动人产城融合,尽可能将青年驿站、青年公寓、人才保障房等布局在产业园区、城市重点功能区周边或轨道交通站点附近。鼓励大城市依托地铁站点建设职住平衡、交通便利、配套齐全的“微城市”,推广“15分钟生活圈”等建设,打造更加友好的宜居生活环境。

廉思

( 廉思,中央团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中宣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市名家工作室主持人。担任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等)

监制:皮钧 终审:陈敏 审校:刘晓 刘博文 编辑:张斯絮 苗佳欣(实习)
1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