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考研的人少了36万?考公更实惠,先考江浙沪,再考“新西兰”

东东学说 2023-11-23 22:11:03

研究生招考在2023年出现了历史性拐点,在连续八年增长后,今年下跌了36万;让大多数人很意外,只有张雪峰预料到了;也正常,作为业内人士,他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今年的国考人数增加了40万,两个数据非常接近,一涨一跌貌似巧合,实则必然。

考研人数减少的原因,考研与公考的性价比

一、扩招后,研究生含金量大跌。优质岗位更倾向于211以上的毕业生,如果考211以上高校,或者重点一本研究生,还好一点。其它学校研究生,可能出现三年白读的情况。很多人不愿意再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

二、考公比考研更实惠。考公本科学历就可以,还不看学校,凭分数说话的。中等生与其努力考研,不如直接去考公,考上比研究生就业好很多。社会学科的研究生学历,考公一点优势都没有,为什么要去拼考研呢?

三、理工科考研,需要一定的门槛,专业课与数学不好的人,考也是陪考。很多腰部学生想开了,没有必要和自己较劲,能就业就去就业或者考公,不为难自己;也是一种躺平。

从以上三点看,实际是很多考研的腰部学生醒悟了,卷考研干不过前面学生,上不了名校,也是白考。普校研究生就业环境一年不如一年,三四年后,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这些腰部学生直接去考公,还是很有优势的。

敢于考研的学生,在大学成绩都还可以,也有一定的自律性;去考公特别是事业单位,优势很明显;努力一下基本可以上岸的。

他们先利用应届生的身份去考岗位好的江浙沪,不行在选择去考“新西兰”(新疆西藏兰州),一份稳定的工作,基本到手。

普通老百姓的孩子,读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一份待遇更好的工作。在研究生学历贬值的当下,考研的性价比已经越来越低了;二本研究生可读性基本没有了;他们在2023年可能有工作,但是到了2027年,与现在的本科没有区别了。很多学生与家长都看到了这一步,放弃了考研,直接就业或者考公。

考研人数减少,上岸难度会降低吗?

考研人数减少36万,是否意味着考研难度降低呢?一点都不会。减少的都是一些摇摆的,准备不充分的人。一心想考研的人,是不会放弃的;这部分人才是真正有竞争力的人。说白了,放弃的还是腰部偏下的学生。真正的考研人,一个也不会缺席的,少的是无关大局的人,也就是往年弃考的大多数。

笔者观点

研究生报考人数减少36万,对考研竞争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只是部分人在考研与考公上做了策略调整;特别是文科毕业生,意识到考研对就业没有帮助,不如直接努力考公,最差也能“新西兰”上岸;何必花三年时间读研呢!

最后说一下,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重点一本以上的研究生还是值得一读的,不要在乎什么第一学历,研究生还是有单位要的;就业与待遇比本科要上一个档次的,能考的还是去努力一把,不留遗憾!

9 阅读:4315
评论列表
  • 2023-11-25 13:40

    确实是,普通研究生恐怕真的没啥优势了!残酷啊!

  • 2023-11-24 08:20

    说的好像考公好考样!实则考公比考研难度大10倍!几百甚至上千人争一个岗位![得瑟]

    duyongkai 回复:
    考上了也不一定能过面试关
  • 2023-11-27 10:18

    疫情结束,可以出国留学,估计有不少出国了,比在国内考研容易

  • 2023-11-24 10:26

    现在人都聪明了,考研考博的内幕,大家都了解了。

  • 2023-11-30 10:49

    研究生认真复习基本能考上 考公真的看运气

  • 2023-11-24 10:34

    新疆西藏是省份,兰州是市,怎么能同级?

东东学说

简介:社会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