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说真语文#在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纪念会暨“语文教育基本问题”专家座谈会上,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原所长、“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谈到教材编写经历时表示,“编教材这件事,是我一生中做过最难的事,甚至几次都要打退堂鼓了。”据称尽管如此,年近八旬的温儒敏依然十分关心和重视语文教育工作。他在会上指出,语文教育既要克服我行我素、以不变应万变的保守的做法;也要避免用一种教学方式(比如任务驱动、群文教学或者大情境、大单元)包揽全局,一刀切。现在,守旧与形式主义都是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他认为,语文课改的关键是调动一线教师的主动性。
温先生的一位弟子说,每每听到老师说这句话,都很心酸,个中艰难与默默背负的沉重,谁人能知。我当然理解温先生和其弟子的心情,但我更愿意直接面对和表达:温先生说的话是关键,但没人把它当关键,尤其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教学研究部门。再明确说,就是领导和大学者、教授和教研员们。
当然得罪人啦,但我愿以得罪他人以表达对温先生的尊重。应当说,温先生主编的一套现行语文教材是目前阶段最好的一套语文教材,且被行政认可,但“一线教师的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是个问题。所以“没有调动起来”,各方利益掣肘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语文老师说到底就是用好教材教好书这点事儿,为什么就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