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学霸很少成为校园霸凌的目标

孤独王子说教育 2024-04-26 09:05:26

现在校园霸凌越来越猖獗,继邯郸校园霸凌惨案不久,又一起校园霸凌命案震慑人心,3月25日,福建晋江灵水中学一位13岁女生因长期遭遇霸凌而选择跳楼自杀,所留遗书称自己目睹那些霸凌者活得快活自在,而自己的内心却很不舒服,并且在跳楼前曾给妈妈留言,“下辈子还当你女儿”。

每每听闻这类人间惨剧,我的心情总是无比沉重,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校园霸凌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不要说学校与老师不知情,不要说政府的相关活动与某某工程一直不断,没有结果的努力都是对孩子的不负责,我相信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千万不要等到惨案发生后再兴师动众地来一个什么运动什么工程的,一阵喧嚣与热度过后又会涛声依旧,于事无补,只留下被害者家属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痛!在此我真想问一问:一问学校与老师,霸凌惨剧的发生真的是偶然吗?究竟是必然中的偶然还是偶然中的必然?你们真的不知情吗?二问政府与教育管理部门,你们除了开会轻描淡写地说一说外,有几条刚性措施落实了?有多少校长与老师受到追责?三问家长父母,你孩子情绪抑郁不愿上学时,你们的监护责任到位了吗?四问我们的未成年人保护立法,你究竟是在保护未成年人还是在保护未成年恶魔?究竟有没有一个系统的、持之以恒的、社会各方面协调配合的防范机制?

产生校园霸凌的原因有很多,今天只谈一种现象: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真正的学霸或者说学校的优等生很少有过被霸凌的经历。最近发生的这两起校园霸凌中的受害者是不是学霸我不得而知,万能的网络也给不了我丝毫相关信息,我只能凭直感猜测:他们大概率不是。如果我猜错了,欢迎大家来喷,否则就请为我点个赞行吗?学霸为何很少成为霸凌的目标?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通常我们会本能地认为学霸由于出类拔萃,更容易受到嫉恨和攻击,枪打出头鸟嘛,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为什么是这样?接下来,我将认真来分析一下这一现象,大家看看是不是在理。

首先学霸通常拥有高度的自信和自尊。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着清晰的认识,因此不容易受到外界的负面影响,不喜欢掺和到学习之外的是是非非中去。这种自信使得他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更加坚定,不易被他人所摆布。其实霸凌者往往都是那些不学无术的差生,心理素质也好不到哪去,他们只是外强中干的怂包,只喜欢恃强凌弱,专挑软柿子捏,选择那些自信心较弱、容易受到PUA的弱势群体作为目标,因此学霸显然很少成为他们的目标。其次大多数学霸都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他们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这种能力使得他们在学校中拥有众多的朋友甚至粉丝,这在霸凌者看来当然不是软柿子了。

第三,学霸通常对自己的学业和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何去实现它。这种目标导向使得他们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和发展,而不是去关注那些无关紧要的琐事,至少不会惹火上身,被霸凌的概率自然降低了不少。

最后一点也是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学霸受到了超国民待遇,这是不争的现实。谈到这一点,有网友戏称:“开什么玩笑?你去社会上看一看,那些小混混欺负的都是街边摊,路边店,你见过哪个小混混跑到政协收保护费的?”,真的一语道破天机!看看那些学霸,即使亲生父母总是看好别人家的孩子,可在校长与老师看来,哪一个学霸不是熊猫级的存在?学校把他们当祖宗供着,生怕他们一个不高兴就转校了,升学率与未来的生源还指望你们了!

村里的学霸受到了欺负,村长可以拉两卡车父老去胖揍小混混。高考前夕,一学霸的父母被人逼债,校长可以说服派出所去摆平,稳定压倒一切,天塌下来也要等到高考结束,孩子终于如愿考上了清华。

然而反观那些成绩不咋地、家境不咋地、性格不咋地的“三不”孩子,尤其还是留守儿童,校长与老师可能正眼都懒得看一眼,而霸凌者认为欺负这些老师不管的孩子是没有什么风险的。学校与社会重点保护学霸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也请不要忽略了那些所谓的差生与留守儿童,他们才是最需要得到保护的弱势群体,爱的天平应该向他们倾斜一点,成绩差拉低平均分不是他们的错,充当留守儿童也不是他们的错,他们理应得到平等的关爱与保护。

手机前的朋友,你们说是这个理吗?请在评论区聊聊哦。关注我不迷路,感谢您的观看,期待下期再见。

0 阅读:13

孤独王子说教育

简介:资深教研员每天谈谈一些教育领域里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