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明纪实#已经成了习惯,或者说毛病,受邀参加活动不是对主体泛泛地肯定和赞美,而是

#明纪实#已经成了习惯,或者说毛病,受邀参加活动不是对主体泛泛地肯定和赞美,而是认真思考琢磨,提出自己的想法。

例如,近日受邀参加牟其中先生“知识不是力量”主题分享会。牟先生已经84岁,在三次入狱、历尽坎坷后,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次创业,这种精神当然值得充分肯定,也值得人们向牟老表达崇高敬意。但对“知识不是力量”的命题我表示不能苟同。知识不是力量源于另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为了对这句名言相对,提出知识不是力量的判断。我的问题是,知识不是力量,什么是?有人说智慧是力量,难道智慧中就没有知识的贡献?难道世上存在没知识、有智慧的人?我的观点是,以是或不是的简单判断,得出一个真理式的结论,读起来很震撼,看起来很美好,但与事情的本质相去甚远。

我进而举例说,曾经风靡一时的一句话,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其实就荒谬之至。稍有教育常识的人都知道,妈妈与老师分别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体,二者之间不存在谁胜谁的问题,如同苹果与鸭梨,味道不同,不存在谁高谁低。如果是出版商为卖点巧设书名也就罢了,千万别以此为教育规律到处引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没想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出版商还真在现场,他费尽心思解释了一通,但越解释越不通,根本无法自圆其说。

眼下的问题是,类似知识不是力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类违反常识、违背教育规律的时髦还时不时出现并且流行,值得人们高度警惕,学界也该发挥作用,拨乱反正。我以为,应该鼓励人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但一定要谨慎结论,更不要拿着伪论当大旗招摇。

同行的友人说,人家本来请来烧香的,结果你把庙砸了。唉,我这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