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长相英俊且又有当兵经历的魏德友回到老家相亲,可因为一个条件,前来相亲

闻语坦克 2024-10-01 17:04:33

1964年,长相英俊且又有当兵经历的魏德友回到老家相亲,可因为一个条件,前来相亲的对象都纷纷拒绝,这种情况下竟然一名女孩突然答应了他。没想到结婚之后,魏德友让她跟着自己远离家乡整整58年。 事情的主人公叫魏德友,1964年,魏德友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他选择转业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投身于祖国的边疆建设之中。 在这里,土地盐碱化严重,草木不生,虽名为草原,实则是一片戈壁荒滩。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魏德友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 他与战友们并肩,在边境沿线放牧耕作,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他还主动担任“牛群组”组长。 一段时间后,魏德友按照父母的吩咐回到山东相亲。魏德友的面容英俊,加上有当兵经历,前来相亲的人接踵而至。 可那些女孩一听说如果与魏德友结婚,婚后要去戍边,纷纷表示拒绝。但其中有一个叫“刘景好”的姑娘,听了这个条件不仅不害怕,反而很高兴地答应了他,之后两人便在一起并结了婚。 婚后地魏德友不仅自己坚守在岗位,还把自己的妻子刘景好从山东老家接到身边,一起在边境线上安家落户。 魏德友的家,就位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中国第173号界碑向东5公里处,被誉为“不换防的夫妻哨所”。 在这里,魏德友和妻子刘景好默默守护着祖国的西大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我为祖国守边防”的坚定信念。 一次,他在暴风雪中迷失了方向,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最终在边防官兵的帮助下脱险。 还有一回,他巡逻中察觉可疑之人,即刻上报且协同民兵搜寻,最终成功迫使可疑人员退至边境线之外。这些经历,不单彰显了他对待工作的尽责态度,更凸显了他对祖国深沉的热爱。 据统计,在戍边的这些年里,魏德友巡边护边的总里程竟达 20 多万公里,这相当于环绕地球赤道整整 5 圈。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堵截越界牲畜数以万计,劝返临界人员千余人次,有力确保了边境线的安全与稳定。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累积,更是他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见证。 然而魏德友之所以可以心无旁骛地工作,多亏了他有一位无条件支持自己地妻子。在巡边护边的过程中,他几乎无暇顾及家庭。 妻子刘景好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尽管如此,她从未有过怨言,始终默默支持着丈夫的工作。 而他们的孩子们也深受父母的影响,长大后纷纷投身到守边事业中。其中,二女儿魏萍也成为一名护边员,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 魏德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舍小家为大家”。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用自己的无私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和敬仰。 之后魏德友的坚守和奉献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认可,他先后荣获了“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等称号,还获得了“七一勋章”。这些荣誉的背后,写满了他半个多世纪的坚守和付出。 然而,面对这些荣誉,魏德友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他说:“我对祖国立下保证,在边境线上守一辈子。”这份初心和信念,支撑着他走过了漫长的守边岁月。 即使现在已经退休,他依然坚持每天巡边护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信息来源:2016-10-28 新华社 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魏德友和许帅)

0 阅读:2
闻语坦克

闻语坦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