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15日报道(文/朱丽)“苏超”火了。这轮在江苏省13支城市足球队之间轮番展开的绿茵对决,不仅让“Competitioncomesfirst,friendshipfourteenth!(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戏谑口号传遍全网,也叫响了“草根足球”这个词。
“苏超”的草根本色体现在参赛的低门槛——500多名参赛球员中仅29人有职业背景,其余多为业余选手,主打一个“你行你上(Ifyou'vegotwhatittakes,you'rein)”。大型足球赛事不再只是职业球员的专利。
有别于“精英体育”的还有门票的白菜价(rock-bottomprice)——官方定价10元左右,彻底激活了大众参与热情,令可容纳数万人的体育场座无虚席。
更重要的是,草根体育的包容性(inclusivity)令球迷文化展现得酣畅淋漓。从诙谐口号(wittyslogan)到善意揶揄(banter),“一城一队”的设置令各城市球迷掀起造梗狂潮,继而迅速转化为对各地美食宣介、旅游业繁荣和城际交流的现实推动力。
一篇研究“苏超”现象的文章称,在球迷笑谈“散装江苏(loose-packedJiangsu)”的背后,这一赛事其实是一股团结的力量,它让江苏的多元化社群走到一起,团结在各自城市背后,并通过足球接纳共同的身份(embracingasharedidentitythroughfootball)。
美国拉德伊网站认为,“苏超”已经超越体育范畴,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网络走红(internetvirality)、城市荣誉感(citypride)和玩梗文化(memeculture)的结合体。据预测,整个“苏超”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的综合经济效益,凸显了这一“草根赛事”强大的经济带动能力。
草根体育泛指以社区为基础的地方性体育活动(local,community-basedsportsinitiatives)。据英国“草根足球”网站介绍,在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英国,草根足球发展已有百余年历史。这不仅为英国职业足球运动发展提供群众基础和球员输送机制,也成为锻炼民众体魄、提高社区凝聚力、促进经济繁荣的有效机制。
“苏超”的热度不会是昙花一现(passingfad),因为它撬动的不仅是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