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说东林党要为大明的灭亡负责? 明朝时期出现的政治势力,分别是朱明皇室、勋贵、文人士大夫、太监、外戚,到了明朝后期,逐渐演变成了皇室、东林党、太监三足鼎立。 皇室和太监针对的对象基本上是朝臣,而东林党就是朝臣的根基,他们面对的是大明子民,所以才有了皇帝为万民之首,而朝臣成为了对手,太监为爪牙的说法,当然这是一个根据表面形成的描述,但是与当时的斗争状态是相似的。 那些说明朝黑暗的,大部分都是听信了所谓的圣人之言,又有什么忠臣奸佞的分辨,把自己代入进了文人士大夫朝臣的位置上,其实你不过就是个平民,被写历史的文人给带偏了而已。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历史,基本上是不写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的,写的都是王朝兴替和大事记录,所以西方人瞅准了这个机会,弄出来一个写普通人的历史的视角,并且推到了中国,潜移默化了很多人,那些人怎么看自己祖宗的历史怎么不顺眼。 而文人连思想意识形态都能影响,可见他们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是举足轻重的,放在明末,东林党就是当时的文人,他们在朝堂上与皇帝争,受到太监集团的挤压和攻击,又在民间搜刮民脂民膏,大明的根基最终被他们一点点的掏空,大明也不得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