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俄乌战争,是不是普京在本世纪下的最大的臭棋?
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年多,俄罗斯的经济、军事和国际地位都受到了严重打击。
战争初期,俄罗斯本以为能速战速决,没想到乌克兰的抵抗意志如此顽强,战线一直僵持在乌东四州。
三年来,俄罗斯的军事装备老化、后勤补给困难、士气低落等问题暴露无遗,国际社会对其军事能力的评价也大幅下降。
经济方面,西方国家的多轮制裁让俄罗斯的经济雪上加霜,卢布汇率波动剧烈,外资大量撤离,经济增长乏力。
2022年俄罗斯GDP下降2.1%,2023年虽然有所恢复,但也仅增长3.6%,2024年预计增长2.3%,经济复苏的前景并不乐观。
国际地位方面,俄罗斯被严重孤立,联合国多次通过谴责俄罗斯的决议,盟友减少,而乌克兰却获得了西方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更严厉的制裁,包括威胁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征收100%的关税,这进一步削弱了俄罗斯的经济支柱。
国内政治方面,虽然普京的支持率仍然高达82%,但战争带来的人口外流问题不容忽视。
2022年战争爆发后,约80-90万俄罗斯人离开,其中不乏高技能人才,这对俄罗斯的长期发展不利。
而且,高军费开支导致民生问题逐渐显现,反战情绪在国内也有一定程度的蔓延。
技术方面,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全面的技术遏制,限制军事和民用技术进口,这严重影响了俄罗斯的工业和军事现代化。
俄罗斯的国防工业所需的技术、软件、零部件等极大地依赖于从西方进口,制裁导致其无法获得关键技术和设备,军事装备的更新和研发受到阻碍。
虽然俄罗斯试图通过与中国、印度等国的合作来缓解技术压力,但短期内难以解决技术依赖问题。
长期来看,俄罗斯的国运受到了严重影响。
人口老龄化、经济结构单一、技术落后等问题在战争前就存在,战争进一步加剧了这些问题。
欧洲加速能源转型,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这可能长期削弱俄罗斯的经济支柱。
军事上,俄罗斯的常规军力暴露了弱点,这可能影响其未来的军事威慑力。
如果俄罗斯不能在基础设施和自身产业上下功夫,光靠卖能源和低端代工,很难实现经济翻身。
有人可能会说,俄罗斯在2025年夏季发动了新的攻势,控制了卢甘斯克州,并在苏梅、赫尔松等地推进,这是不是意味着俄罗斯开始扭转战局了呢?
其实不然,乌军也进行了反攻,如F-16战机首杀俄军苏-35战机,这表明战线依然僵持,双方互有得失。
而且,俄军的战术调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战场变化,但技术孤立导致装备更新困难,长期影响军事现代化。
普京发起俄乌战争确实是一步臭棋。
战争前,俄罗斯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和能源优势,在国际上有着重要地位;战争后,俄罗斯在经济、军事、国际地位等方面都遭受了重创,从“北极熊”活生生打成了“病猫”。
普京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意志和西方的团结,也没有充分考虑战争对俄罗斯长期发展的影响。
这步棋不仅让俄罗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让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一落千丈。
如果俄罗斯不能及时调整战略,解决内部问题,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更加严峻。
你怎么看待这场战争对俄罗斯的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