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特朗普回应是否计划在华会晤普京 7月22日,特朗普确认收到了中方的访问邀请。

特朗普回应是否计划在华会晤普京 7月22日,特朗普确认收到了中方的访问邀请。

在与菲律宾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的白宫会谈中,特朗普对记者说,“我们收到不少访问邀约,中方确实发出了邀请。

虽然行程不会马上落实,但也不会拖太久。”

从国际局势的角度看,特朗普的表态背后藏着对美俄中关系的精妙计算。

自2025年起,他与普京已经进行了四次正式通话和多次团队交流,双方就俄乌冲突、中东问题等展开深入讨论。

俄方曾主动邀请特朗普前往莫斯科,但他却在此时透露“可能在华会晤”的信息,这种选择体现出他对地缘政治筹码的巧妙掌控。

中美在5月日内瓦的经贸会谈中刚刚达成关税减免协议,7月27日至30日还将于瑞典举行新一轮谈判,此时提到访华计划,既能向中方释放合作信号以推动贸易谈判,又能向俄方暗示“我有更多选项”的压力。

这种“两边都留后路”的策略,与他在2018年赫尔辛基会见普京时的做法如出一辙——既要表现“强人对话”的形象,又要为后续谈判保留余地。

从国内政治的角度看,特朗普的回应更像是为了转移公众注意力的临时手段。

6月的民调显示,他对经济管理方式的不满率已达到56%,而爱泼斯坦案引发的信任危机仍在持续。

为了缓解压力,他最近频繁提出争议性话题,包括要求华盛顿橄榄球队改名、公开马丁·路德·金遇刺档案等。

在这种情况下,提及访华计划就像是给公众扔了一颗“外交成果”的烟雾弹。

历史数据显示,他在2017年首次访华期间签署了价值2500亿美元的商业协议,这种“用国际舞台包装国内政绩”的手法,显然是他常用的策略。

此次他说“行程不会马上成行,但也不会太远”,既避免了因承诺过快而陷入被动,又为未来的政治操作留下想象空间。

从科技竞争的角度看,特朗普的回应还隐藏着对中美技术较量的深层考虑。

美国在7月24日刚刚发布“AI发展计划”,试图通过放宽监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来保持技术领先,而中国在脑机接口等领域的快速进步已引起美方关注。

这种“合作与对抗并存”的策略,与他在2025年2月推动“星际之门”AI基建计划时的思路相似——既要遏制中国的技术崛起,又要利用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

再考虑到普京计划在9月访华参加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如果特朗普选择同期访华,既能借助中国的外交资源,又能在国际媒体的聚焦下制造“三巨头会面”的轰动效应。

总体来看,特朗普的回应绝非简单的外交礼貌,而是一场结合地缘政治算计、国内舆论引导、个人风格展示和科技竞争博弈的复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