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什么可以预防肿瘤?预防癌症需要检查什么?

京城国医堂胡俊凤 2022-05-18 18:31:21

恶性肿瘤,癌症是最具代表性的内源性疾病,不像正常细胞因环境酸化而死亡。肿瘤细胞是正常细胞为了在酸性环境中生长,采取主动变异,并继续绵延而成的。无论在细胞形态还是组织结构上,肿瘤都不同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这就是所谓的异型性。防癌很重要,任何个人都要重视。

多吃什么可以预防肿瘤?

预防肿瘤的饮食讲究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有利于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平时多吃蔬菜、水果、豆类和粗加工的主食,不仅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有利于预防癌症。

预防肿瘤需要检查什么?

1.B超检查

可以清楚的看到腹部肿瘤,比如肾癌,肝癌,盆腔肿瘤,比如子宫内膜癌,盆腔癌,卵巢癌等。可以判断乳腺和颈部肿瘤的位置和大小,鉴别其良恶性。

体检频率:健康人每年体检一次。对于乳腺癌,40岁以后应该每年做一次乳腺钼靶结合b超检查,35岁以下的女性更应首选B超。

注意事项:消化道超声前3天最好禁食易发酵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检查前一晚饮食清淡;检查前要求禁食禁水;盆腔超声检查前,应保留膀胱尿液。可在检查前2小时喝1000ml左右的开水,检查前2-4小时不要小便。

2.X线检查

目前常用的是肺癌筛查,即胸部螺旋CT和乳腺癌筛查。

检查频率:应将中老年人,尤其是吸烟者列为肺癌筛查的重点人群,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50岁以后,可以每年做一次乳腺x光筛查。

注意事项:尽可能减少受照量。最好只暴露被检部位,尽可能减少曝光时间。此外,婴幼儿、孕妇和有生育计划的年轻女性应远离。

3.内镜检查

适用于肠癌、胃癌。

检查频率:40岁以后建议做胃镜检查,可以将胃癌扼杀在早期萌芽状态。尤其是胃癌高危人群,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有胃癌家族史者,应每年检查一次。从大肠腺瘤发展到大肠癌一般需要5-10年,所以筛查很有必要。50岁以后要每年查大便潜血试验,每五年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家里有肠癌的亲戚,最好从40岁开始。

注意事项:检查前三天宜吃无渣或少渣的半流质饮食,不要吃水果蔬菜。视察当天早上禁食早餐。

4.抽血检查

现在一般体检都有肿瘤标志物检查。除此之外,前列腺筛查常用的方法是抽血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检查频率:肿瘤标志物应每年检查一次;50岁以上男性体检时要查PSA,一年一次。如果有异常,应复查两三次,排除炎症的可能。

肿瘤的症状

1.局部症状

因为肿瘤在原发病灶的生长导致该部位解剖结构和组织形态的改变,从而导致相应的功能改变。肿瘤在所占据的组织内形成肿块,其大小、形状、边界、硬度、表面状况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可作为检查和诊断肿瘤的依据。肿块可引起继发性症状,如疼痛、压迫、溃疡、出血、感染、梗阻或功能障碍等,并使患者感到不适和疼痛,特别是当肿瘤压迫和侵犯神经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根据生长部位的不同,还有很多特殊的症状,如胰头癌、胆管癌等,会引起黄疸。脑室和脑膜肿瘤可导致颅内压升高。

2.全身症状

肿瘤早期的全身症状一般较轻且有限;如果能在出现早期症状时引起注意,就能早期发现肿瘤,及时治疗。早期症状成为恶性肿瘤的“报警信号”;临床上特别关注恶性肿瘤的第一个值得注意的早期症状,称为“首发症状”。不同肿瘤的“报警信号”与“首发症状”不同。

肿瘤的全身症状与疾病的分期和肿瘤发生的部位有关。早期肿瘤常无全身症状,或仅有轻微乏力、不适、食欲不振;在肿瘤中晚期,由于肿瘤消耗大量营养物质,产生许多毒素,患者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如体重减轻、虚弱、发热、贫血、水肿、腹水、皮肤和关节疾病,以及广泛器官转移引起的症状。

以上列出了肿瘤预防和具体检查项目。希望你看完之后能得到有效的帮助。很多时候肿瘤是可以预防的,而疾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人们的不重视,这种情况在我们身边不断发生。所以希望大家能够高度重视肿瘤疾病的预防,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工作。

【声明:文中所用的资料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献,仅作医学知识的科普所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73

京城国医堂胡俊凤

简介:关注我,了解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