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第一次见洋妞是什么感觉?公元635年,传教士阿罗本给李世民献上了两个波斯美女。波斯美女身材高挑又丰腴妖娆,还自带狂野气息,加上开放的性格,然而李世民的做法却令人意外。 主要信源:(《旧唐书·太宗本纪》;《唐会要》) 贞观年间的长安城,街市上飘着胡饼和檀香混合的气味。 金发碧眼的粟特商人牵着骆驼走过朱雀大街,驼铃叮当声里混着天竺僧诵经的梵音。 彼时大唐疆域东起朝鲜半岛,西抵波斯边境,北达贝加尔湖,南至中南半岛,四方来朝的盛况前所未有。 各国使节揣着珍宝来到长安,有的是真心结盟,有的另有所图。 公元635年春,波斯使团的车队越过陇山。 领队阿罗本怀揣萨珊王朝皇帝伊嗣俟的亲笔信,车厢里装着嵌满宝石的弯刀和两匹阿拉伯骏马。 随行侍女中特别选出两名绝色女子:金发如瀑布倾泻,碧眼似高山湖泊。 使团带着秘密任务,当年波斯用美人计麻痹罗马皇帝趁虚攻城的故事,如今要在东方重演。 李世民在甘露殿听到波斯进献美女的消息时,正在批阅高昌国归附的奏章。 他放下朱笔,想起前夜读到的《后汉书》:班超曾警告朝廷警惕西域美色乱政。 侍臣见皇帝盯着殿角铜鹤出神,那铜鹤足下踏着条扭曲的蛇,寓意防范阴柔之术。 三日后太极宫大宴,波斯女子随乐声起舞。 水袖翻飞间金发如碎金流淌,满殿大臣屏息。 当舞姬捧酒上前时,李世民忽然拍手笑道:"朕宫中倒有西域匠人新制的金笼。" 内侍抬来两座精铁鸟笼,笼柱镂空雕着缠枝莲纹。 在阿罗本错愕的目光中,舞姬被请进笼中,笼门挂上镶玉铜锁。 波斯使者面色惨白跪倒在地。 唐太宗踱步到笼前,随手摘下发间金簪逗弄笼中人,转头语气温和:"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匈奴单于筑胭脂台相迎。 今日波斯美人远来,朕效先贤筑金屋贮之,可算礼遇?" 殿角史官在起居注里记下:"贞观十二年四月戊寅,帝置胡姬于金笼,曰存远人颜面。" 朝野议论纷纷之际,鸿胪寺悄悄启动新工程。 两个月后义宁坊落成大秦寺,阿罗本在门前摩尼教石雕旁加刻景教十字架。 这是李世民亲批的补偿。更出人意料的是中秋夜宴,皇帝特赦金笼美人。 捧着放免诏书的宦官笑道:"陛下说你们像南海进贡的犀牛,关着是国礼,放了是慈心。" 贞观之治下的长安城,包容性超出世人想象。 西市有拂菻诊所专卖波斯眼药,东市酒肆用龟兹箜篌配河西腔。 日本遣唐使吉备真备在国子监抄《孙子兵法》,高昌王子麴文泰穿汉服学写骈文。 最热闹是波斯邸,粟特商人用羊皮卷交易交州犀角,柜台玻璃罐里泡着大食传来的椰枣蜜饯。 开放政策带来文化盛宴。 玄奘从天竺带回的贝叶经,在弘福寺译场变成工整楷书。 波斯景教经文刻在石碑时,工匠特意保留叙利亚字母原样。 宫廷画师把西域凹凸画法与青绿山水结合,诞生《步辇图》里立体感十足的吐蕃使者。 乐师重组龟兹琵琶曲,创出《霓裳羽衣》的二十八叠。、 李世民处理波斯美女的智慧,源自其对国际形势的清醒认知。 当时萨珊王朝内乱,大食帝国崛起,这条"铁笼妙计"既保全大唐颜面,又不失怀柔远人之道。 十年后阿拉伯军队攻破波斯都城,流亡王子卑路斯逃来长安时,唐太宗当场册封波斯都督府都督。 当年放归的美人,此时已成保护王室血脉的屏障。 大明宫遗址出土的鎏金铁笼残件,如今在陕博玻璃柜里泛着幽光。 游客们或许不知,这个曾囚禁胡姬的器具,最终成为丝绸之路的见证。 那些镂空的缠枝莲和笼顶的迦陵频伽鸟,述说着盛唐特有的气度:既筑得起金丝笼,也开得万国门。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