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万高铁一票难求,印尼希望延长5倍,我国为啥不接这订单?原因其实很简单: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真正意义上 “出海” 的第一单,当年拿下这个项目可不容易。 这条铁路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全长14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2016年开工,2023年正式运营。 它是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出海的标志性项目,从轨道、桥梁到动车组,从勘察设计到运营管理,全用中国标准。 当年竞争这个项目的国家可不少,日本、法国、德国都掺和进来了。 日本最积极,开出低息贷款、技术转让的条件,甚至提出用 “高铁换海洋合作”,就是要求印尼政府为50%的贷款担保。 咱中国更实在,提出合资经营模式,中方持股40%,印尼占60%,贷款期限40年,利率2% - 3.46%,而且不用印尼政府担保。 这条件一对比,日本就显得小家子气了,为了拿下项目,咱中国可没少让利。 项目总投资73亿美元,中方提供了大部分贷款,还承担了部分超支风险。 有人说这是亏本买卖,因为雅万高铁2024年上半年运营,亏损就达1.6亿人民币,贷款还没还清呢。 但咱的这单生意其实藏着大伏笔——那就是全程“中国化”。 从CTCS - 3级列控系统到复兴号动车组,全用中国技术,这就相当于把印尼的高铁发展权攥在了咱手里。 一定要全程中国化的道理很简单,印尼要是想接着修延长线,就得用咱的技术标准,不然轨道不兼容、信号不匹配,高铁根本跑不起来。 就像日本在越南修地铁,送完车还得让人买“天价保养套餐”,咱可不干那事。 咱直接把技术标准给你,就是让你离不开咱,现在印尼想把线路延长到泗水,总里程达730公里,建设成本预计翻四倍。 要是咱不让利,贷款条件一收紧,利率提高,印尼根本扛不住。 就说雅万高铁现有的票价,二等座75元,一旦扩建,票价可能涨到300元以上,而印尼人均月收入才2000元,这谁受得了。 其实印尼现在付款也犯难,想拿镍矿等资源抵债。 咱中国倒是乐意帮他们培养人才,可419名印尼技术人员中,只有40人通过独立操作认证,技术断层太严重了。 要是在这种情况下扩建,运维风险可就大了,咱中国不接延长线,其实是有战略考量的。 一方面避免过度投资,雅万高铁还没回本呢,再砸钱进去风险太大。 而且我们已经保持住了技术垄断,让印尼不得不依赖咱,等他们技术成熟了,咱还能提条件,比如参与其他基建项目,或者扩大市场合作。 还有个更深层的原因,就是地缘政治风险了。 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的教训就在眼前,政权一更迭,咱的投资就可能打水漂。 印尼公共债务已占GDP的40%,要是政局动荡,债务违约了,咱可就被动了。 所以咱中国不接这订单,不是不想赚钱,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雅万高铁已经是咱的金字招牌,下一步得稳扎稳打,把技术和标准输出去,让印尼离不开咱,让全世界更多国家看到咱,这才是长久之计。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