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的可怕!”郑州,一家人批发了很多冰激凌放在家里,4岁孩子每天至少吃3根,起

文姐分享生活 2025-08-08 11:19:55

“无知的可怕!”郑州,一家人批发了很多冰激凌放在家里,4岁孩子每天至少吃3根,起初没人在意,然而没多久,孩子的声音越来越哑像大爷,甚至讲不出话来,吓得家人赶紧带去医院检查,医生表示这是毁了声带小结,建议家长少让孩子吃冰的,网友:新时代“好”家长! 据纵览新闻8月4日的报道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4岁娃每天吃3根冰淇淋,声音哑成“小老头”,全家悔哭! “妈,你听航航说话,咋跟老头似的?”郑州的李女士周末早上刚睡醒,就被嫂子慌慌张张的声音惊到,赶紧往客厅跑。 4岁的小航航正举着冰淇淋,想跟姑姑说“好吃”,可那声音又哑又粗,像被砂纸磨过,李女士心猛地一揪:“这孩子声音咋变成这样了!” 一、冰箱里的“甜蜜陷阱” 这事得从两周前说起。小航航家楼下开了家批发冰淇淋的店,促销海报贴得老大:“十块钱三个,种类随便挑!” 航航奶奶想着“天热,孩子吃点冰的凉快”,一口气买了两大箱,塞满了冰箱冷冻层。 从那以后,航航就像发现了宝藏。早上刚睁眼,光着脚就往厨房跑,拉开冰箱门喊:“奶奶,吃冰淇淋!” 奶奶一边念叨“小祖宗,刚起床别吃凉的”,一边还是给拆了一根。到了中午,吃完饭又要,下午出去玩回来,热得小脸通红,第一件事又是找冰淇淋。 航航爸有时候会说:“爸,孩子一天吃太多冰的,会不会不好?” 航航爷爷摆摆手:“咱小时候哪有这条件,现在吃点咋了,又不是天天吃。” 家里老人宠着,大人忙工作顾不上,没人把“一天吃3根冰淇淋”当回事,就这么由着孩子吃。 二、声音里的“危险信号” 最开始,航航的声音只是有点“变调”。跟小区里小朋友玩,喊“我来啦”的时候,声音不像以前清亮,像含了口痰。李女士还提醒过嫂子:“航航声音咋哑了,别是冰淇淋吃多了?” 嫂子也发愁:“说了不让吃,老人总惯着,管不住啊!” 可没过几天,情况越来越糟。有天晚上,航航想让妈妈讲睡前故事,张张嘴,“妈妈”两个字说得费劲极了,哑哑的,还带着颤抖。嫂子凑近孩子嘴巴看,喉咙红红的,想喂点水,航航还不乐意,说“嗓子疼”。 到后来,发展到啥程度呢?航航哭的时候,哭声都“劈叉”了,干哑着出不了声,一家人这才慌了。就像开头那幕,周末全家凑一块,听到航航说话像“小老头”,所有人后脊背都冒冷汗,嫂子当场就掉眼泪:“都怪我,没看住孩子……” 三、医院里的“晴天霹雳” 第二天一大早,嫂子抱着航航就往医院跑,挂了耳鼻喉科。诊室里,医生让航航“啊”一声,拿喉镜一检查,脸色瞬间严肃:“双侧声带小结,就是常说的声带长茧子了。这孩子是不是总吃冰的、大喊大叫?” 嫂子急得直掉眼泪,把家里买冰淇淋、孩子一天吃3根的事全说了。医生叹气:“儿童声带本来就娇嫩,冰的东西刺激喉咙,吃多了引发声带充血、水肿,时间一长就长小结。现在得少说话、噤声,再配合治疗,以后可不能这么由着孩子吃冰的了!” 从医院回来,一家人都蔫了。航航奶奶直拍大腿:“都怪我,光想着孩子爱吃,没想着能吃坏嗓子……” 航航爷爷也不吭声,红着眼圈抽烟。嫂子抱着航航哭:“宝宝,以后不能吃那么多冰淇淋了,咱把嗓子治好,好不好?” 航航懵懵懂懂点头,小手还摸着喉咙,他不懂“声带小结”多严重,但知道自己说话费劲、嗓子疼。 四、全家的“反思与改变” 这事儿在小区传开后,邻居们也议论开了。有个宝妈说:“我家孩子也爱吃冰的,以后得管着点!” 还有老人感慨:“原来吃冰的能把声带吃坏,真得注意了。” 经过这事,航航家的冰箱里,冰淇淋被清理得只剩几根,换成了酸奶、水果。家里老人也学乖了,再疼孩子,也不敢由着吃冰的。航航爸还专门买了育儿书,研究“孩子哪些饮食习惯伤身体”,一家人现在统一战线:健康比“惯着孩子”重要! 五、给家长们的“醒世钟” 这事传到网上,网友们也炸开了锅。有人骂“无知家长害孩子”,有人分享“自家娃吃冰多生病的经历”。其实啊,孩子的身体就像娇嫩的幼苗,冰淇淋、冷饮这些“甜蜜诱惑”,偶尔吃是快乐,天天吃就成了“健康杀手”。 当家长的,不能因为“心疼孩子小时候没吃着”“老人宠孩子拦不住”,就放任不良习惯。就像航航家的教训,等到孩子声带受损、生病遭罪,才追悔莫及。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懂:真正的爱,是守护孩子健康成长,不是用“纵容”埋下疾病的种子!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健康容不得半点侥幸。别让“我以为没事”,变成孩子要承受的“身体伤痛”。看完航航的故事,你还敢由着孩子“任性吃冰”吗?快把这份健康警钟,转给身边当爸妈、当爷爷奶奶的人吧!

0 阅读:145
文姐分享生活

文姐分享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