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李敖曾经说:“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我在坐牢的时候,把房子转到了我妈名下,让妈妈帮

李敖曾经说:“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我在坐牢的时候,把房子转到了我妈名下,让妈妈帮我保管,告诉妈妈,我的房子不能动,还反复跟她说了这件事。后来,弟弟做生意亏掉了,妈妈毫不犹豫的就把我的房子抵押了去帮弟弟。没有经过我的同意。” 都说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但是像我们这些普通人基本上很难遇到人生的大起大落。 然而,有一个人却彻底在人性面前失败的彻彻底底,甚至最后落得连个落脚地都没有。 他就是作家、历史学家的李敖。 1935年,他出生在黑龙江哈尔滨,老家是山东潍坊,父亲李鼎彝、母亲张桂贞。 他家一共有八个兄弟姊妹,李敖排第五。 李敖出生的时候,正是九·一八事变后的三年。 为了不做亡国奴,全家迁到了北平。 可是到北平后没多久又发生七七事变,1949年全家被迫搬家到中国台湾。 他成为了台中市第一中学二年级的一名学生。 高三时他与恩师严侨密谋“叛逃”,结果被捕牺牲。 李敖因师生之谊对师母和三个小孩多有关照,并休学在家自学。 1954年他考取台湾大学法律专修科,重考进入台大历史系。 1966年,那会正是言论敏感的年代。 李敖,这位以笔为刀的文人,感觉自己大事不妙。 但是,他没懦弱的选择逃离,而是提前一周,冷静处置身后事。 在当时,名下最值钱的也就是这栋节衣缩食购置的旧宅。 它不仅是他栖居之所,更是他无数檄文诞生的战场。 但是,如果自己入狱,那么资产会被当局冻结。 这个时候,为了保住自己唯一的栖身之所,他决定把所有托付给母亲。 他将母亲王余美叫进厨房,告知母亲,自己将房子暂时转入她名下,仅仅是“保管”。 他强调,自己牢狱之灾不会太久,出狱后他要回到这里,重新写作。 钥匙递给王余美时,李敖反复叮嘱这房子不可动用,一砖一瓦都动不得。 王余美当时只是答应,还说儿子放心,天塌下来也给他守住这个家。 然而,人性总是会精准的戳中每一个偏心的人。 李敖入狱后,他的弟弟刚迈入而立之年,正在台中经营一家化工原料贸易公司。 此人并非商界老手,过往只是做些小生意。 这次拉拢朋友入伙,是欠着巨债举办的。 并且,,报纸上也登宣传。 可惜好景不长。 仅仅半年,合伙人卷走资金人间蒸发,供应链崩盘,客户退单,所有的欠债全部涌向了他一个人。 债主追讨无门,弟弟只能被迫逃回台北,找到母亲,希望母亲可以帮助他。 弟弟跪在母亲面前哀求,只需用大哥的房子抵押贷款拿到一笔钱,三个月! 顶多三个月,一定能周转回来,赎回房子,绝不让大哥知道。 他哭喊若再借不到钱,债主就要来打断他的腿。 王余美起初是拒绝的,因为心中是对狱中长子的承诺,她不能失信。 但弟弟的苦苦跪求,她开始绝得揪心难过。 之后的五天,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敢见幼子。 最终,她还是偏向了幼子,背叛了长子。 第五天一大早,王余美去了银行,由于房子法律上已是她的资产,抵押手续很快。 钱,很快到了弟弟手里。 命运的讽刺在于,弟弟拿着这笔救命钱却什么都没有换到,依旧是血本无归。 银行开始催着还债,甚至宽限期耗尽,最终房子被拍卖换了主人。 这一切,在狱中的李敖毫不知情。 母亲寄来的家书,对房子之事绝口不提。 出狱那天,李敖打车直奔的民权东路。 但是,他发现老邻居看他的眼神都不对劲。 他用钥匙反复尝试,但是一直打不开。 最终,他才从别人口中得知房子被抵押、拍卖、易主的全过程。 那一刻,他像被瞬间抽空了灵魂。 那晚,他找到了王余美。 李敖进门,将行李放在地上,坐在了那把旧椅子上。 母亲这才颤抖着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将责任归咎于对弟弟的无奈和对骨肉受苦的不忍。 李敖听完,没有任何回应。 他在那把椅子上坐了一夜,最终离开了。 几天后,他约见了律师,彻查当年的抵押文件与过户流程。 律师确认,法律手续完备,授权清晰,银行操作合法。 王余美的名字赋予了这一切的法律效力。 而李敖合上卷宗后,再也来到过这条背叛的街巷。 这是李敖生命中一次刻骨铭心的无声割席。 弟弟后来债务始终未清,母亲晚年书信解释苦衷,但李敖那边,永远没有回应。 他也没有控诉此事。 “那年出狱那天,我发现连个站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这句话成了摧毁他人生最后的幻想。 主要信源:(凤凰网——关于“李敖:不缴房租房贷的人不知月多短,不坐牢的人不知月多长”的报道)

评论列表

坏东西看不惯
坏东西看不惯 2
2025-08-08 13:21
最坏的最伤害自己的,莫不是最近的最亲的最拿自己不当外人的,外人不了解你,根本伤不到你,恶都来自于身边
用户10xxx36
用户10xxx36 1
2025-08-08 13:29
她以为李敖要死在监狱里,谁知道几年就回来,所以说走路要看后面,人生要注意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