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中国人制作并出售的“广岛原子弹爆炸”工艺品,让日本网民大破防了。最近,一件看似普

中国人制作并出售的“广岛原子弹爆炸”工艺品,让日本网民大破防了。最近,一件看似普通的商品在中日两国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事情起源于中国某电商平台上出现的一款工艺品——以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为主题的模型摆件。 这款产品销量还不错,有买家评价说"做工精细""还原度高"。然而,当这个消息被日本网民发现并翻译转发到日本社交媒体后,瞬间炸开了锅。 "这是对死难者的亵渎!""中国人太过分了!""怎么能把这种悲剧当成商品?"类似的愤怒留言铺天盖地。有日本网友甚至呼吁外交部门介入,要求中国下架这类"不人道"的商品。 这种激烈反应背后,折射出的是日本社会对历史认知的一个深层问题。 走进今天的日本学校,翻开历史教科书,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关于二战,书中会详细描述广岛长崎的惨状,会讲述日本民众在战争中的苦难,但对于1937年到1945年间日本在亚洲大陆做了什么,却是轻描淡写。 根据历史资料,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日本军队在中国使用化学武器超过2000次,违反了所有国际公约。 可这些内容,在日本的历史教育中几乎是空白。取而代之的,是"太平洋战争""日中事变"这样不痛不痒的中性词汇。参观日本的战争博物馆,你会看到大量关于空袭、原子弹爆炸的展品,却很难找到关于日军暴行的记录。 更让人深思的是,当有人试图打破这种沉默时,往往会遭遇各种阻力。 但鲜为人知的是,那些呼吁日本正视侵略历史的反战人士,却被挡在了官方活动的大门外。他们只能在场外静坐抗议,周围是层层的防暴警察。右翼分子会拿着扩音器对他们进行辱骂,试图淹没他们的声音。 这些反战人士想说的其实很简单:1945年8月6日早上8点15分,美军B-29轰炸机投下的那颗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爆炸当量相当于1.5万吨TNT,确实造成了约14万人死亡。 这是人类首次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其惨烈程度不言而喻。它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直接后果。 可惜的是,这样的声音在日本主流社会中始终是少数。大多数日本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那段历史的了解仅限于"日本是原子弹的受害者"。至于为什么会挨原子弹,战争是怎么开始的,很多人答不上来。 有日本学者曾经做过调查,询问大学生对二战的看法。结果显示,超过60%的学生不知道南京大屠杀,80%的学生没听说过731部队。当被问及广岛为什么会遭受核爆时,最常见的回答是"因为那里有军事设施"或者"美国想做实验"。 这种选择性的历史记忆,造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战争创伤时振振有词,对自己给别人造成的创伤却视而不见。 回到最初的工艺品事件。日本网民的愤怒可以理解,毕竟那场爆炸确实夺走了14万条生命。但如果把视野放宽一点就会发现,这个数字只是日本在亚洲造成死亡人数的1/250。 当日本要求中国人尊重广岛死难者时,是否也应该想想,自己对那3500万中国死难者表达过同样的尊重吗?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的不仅是过去,更是现在。一个国家如何看待历史,决定了它将走向何方。选择性的记忆也许能带来一时的心理安慰,但终究无法掩盖历史的真相。 那些被刻意遗忘的数字——3500万、30万、3000、2000,它们不会因为不被提及就消失。它们就在那里,等待着被正视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