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了孙颖莎与桥本帆乃香的对决之后,似乎觉得莎莎跟任何对手比赛场上教练员的作

跃鹏看体育 2025-08-11 19:52:51

很多人看了孙颖莎与桥本帆乃香的对决之后,似乎觉得莎莎跟任何对手比赛场上教练员的作用都不大,可以是张三也可以是李四,甚至于没有也不是不行的,她就是天生的乒乓球选手,学霸级的存在。 技术好,还勤奋,关键脑子更灵,眼珠一动就一个计谋,服。

话是这么说,莎莎那脑子转得确实快,球商高得吓人,场上应变能力一流,看着好像真不需要人指点江山。跟桥本那场,节奏完全捏在她手里,战术变化信手拈来,场边教练看着确实有点“旁观者清”的悠闲感。夸她是“天生的乒乓球选手”、“学霸”,这都没毛病,人家实力和天赋摆在那儿,不服不行。

但!觉得教练对莎莎“作用不大”,甚至“没有也行”,这想法就有点飘了,甚至小看了竞技体育背后那套复杂的支撑体系。莎莎是顶级学霸没错,可学霸也需要老师点播方向、梳理知识体系、在关键时刻稳住心态。场边教练的作用,远不止比赛时那几分钟的暂停指导。赛前针对性的战术研究、对手的弱点分析、训练中暴露问题的纠正、体能和状态的科学调控、临场突发状况(比如对手超常发挥或者自己手感冰凉)时的紧急预案调整……这些看不见的功课,哪一样能离得开教练团队的智慧?

莎莎的“眼珠一动一个计谋”,那可不是凭空来的灵感,背后是大量的数据支撑、对手研究和战术库的积累,教练组就是这些信息的提供者和梳理者。暂停时简单几句话,传递的可能是团队几天甚至几周研究的精华。

再说了,莎莎再强也是人,是人就有状态起伏,就有被对手逼到墙角、脑子一时“短路”的时候。看看那些顶尖高手,强如马龙、樊振东,关键时刻不也得望向场边,寻求那个最信任的声音一点提示、一点肯定?

教练那会儿的角色,可能不是教她怎么打某个球,而是帮她迅速冷静下来,看清局势,找回自己的节奏,或者仅仅是传递一种“稳住,你能行”的信心。这种心理上的定海神针,价值无法量化。把教练简单等同于比赛时“出主意的人”,大大低估了他们在运动员整个竞技生命周期中的价值。莎莎的强大,是自身超凡天赋与努力,叠加背后强大、专业、默契的教练团队共同作用的结果。把教练的作用淡化到“张三李四”甚至可有可无,那不是夸莎莎,是把她架到了一个不真实、也不公平的“神坛”上,忽略了团队运动(即使是个人项目)的本质。学霸也得有好导师,天才也需要好团队,这才是真正的王者之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20

评论列表

杨敬铭

杨敬铭

1
2025-08-11 23:04

夺冠了吗?

跃鹏看体育

跃鹏看体育

跃鹏喜欢看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