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该不该拉印度一把? 中国绝对不能惯着印度了,应该趁他病要他命,减轻我们边境的压力,中国不要拉印度出坑,最好让印度待在坑里出不来,因为印在上合组织和金砖成员国就是搅屎棍,处处跟中国唱反调,这次要是帮了印度,回头印度人就认为中国迫于他们的国力强大才配合的,一旦他们走出困境,又会毫不犹豫的反咬一口。 印度在国际上又整出一堆“迷惑行为”,这边刚在上合组织防长会议上,因为反恐声明没直接点名巴基斯坦,直接耍脾气不签字;转头又放风说总理莫迪要去天津参加上合峰会,搞得人一头雾水。 另一边,在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里,印度拿着中国的低息贷款,却多次阻挠去美元化提案,连共同货币计划都敢否决——这不是典型的“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吗? 更绝的是,2025年印度疫情大爆发、经济暴跌时,中国不计前嫌送医疗物资,结果印度转身就和欧盟27国谈自贸,还大谈“印太战略”,一副“我跟你只是利益,别跟我谈感情”的架势,网友都看不下去了:“印度这是把‘搅屎棍’三个字刻脑门上了!” 更搞笑的是,印度在美印关系上也玩“反复横跳”,8月,美国突然威胁对印度加征25%关税,理由是印度继续买俄罗斯石油,印度外交部连夜回怼,翻出1971年美国支持巴基斯坦的旧账,甚至让军方在社交媒体上“提醒”美国“你们当年可没少坑我们!” 可就在几个月前,印度还在和美国谈三阶段贸易协议,希望2025年秋季能达成第一阶段共识,这种“前一秒称兄道弟,下一秒翻脸不认人”的操作,连美国智库都直呼“这印度,咱真看不懂!” 面对印度的“神操作”,中国其实早就看透了它的套路,2021年印度疫情失控时,中国迅速送制氧机、呼吸机,结果印度转身就和欧盟27国联手,讨论怎么在“印太地区”搞事情。 2025年印度经济暴跌时,中国企业仍保持对印投资,但印度却以“安全审查”为由,对中企增设投资壁垒,导致上一财年净外国直接投资跌到3.53亿美元——这数字,创了历史新低。 但中国的策略始终是“理性+清醒”:一方面,人道主义援助不能少,疫情是全人类的事,中国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能光说不练。 另一方面,防备不能松,印度在边境问题上的挑衅从来没停过,2020年班公湖冲突、2025年向“拉达克”增兵,都表明它一直把中国当“战略竞争对手”,中国不会因为一时援助就放松警惕,更不会因为印度“示好”就改变战略判断。 说白了,印度这种“既要占便宜,又不想站队”的操作,暴露的是它的战略焦虑:既想当世界大国,又缺乏独立自主的外交能力;既想平衡中美,又总被美国当枪使;既想在南亚称霸,又总被巴基斯坦“打脸”。 中国完全没必要把印度当“对手”——它的体量、科技、军事,离真正的“竞争对手”还差得远。 与其纠结“帮不帮印度”,不如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地方:比如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联动,比如加强和尼泊尔、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的合作,比如在上合和金砖组织里推动机制改革,让印度这种“搅屎棍”失去话语权。 印度现在的问题,不是中国“帮不帮”,而是它自己“能不能”,如果它继续沉迷于“左右横跳”的外交游戏,最后只会发现:金砖和上合的信任没了,美国的“友谊”也是假的,到头来,连“南亚霸主”的位子都保不住。 中国只需保持战略定力,看印度自己“作死”就行,毕竟历史早就证明:跳得越高,摔得越狠!
印度有骨气,真的跟美帝干起来了,连飞机都宣布停飞了 8月11日,印度航空
【99评论】【1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