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康师傅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营收约400.92亿元,同比下滑2.7%,销售额蒸发超11亿元。其中核心业务全面受挫,方便面销售额下滑2.5%,饮料收入下滑2.6%,曾经的王牌产品茶饮料更是暴跌6.3%。
值得注意的是,在销售额下滑的同时,康师傅净利润却逆势增长20.5%至22.71亿元。毛利率提升1.9个百分点至34.5%,饮品毛利率更是飙升至37.7%。
牺牲销量保利润的背后,一场关乎康师傅命运的转型阵痛正在上演。
1.涨价风暴
一切始于2023年11月那场轰轰烈烈的涨价风暴。
康师傅一纸通知,茶、果汁系列产品中包装零售价由3元/瓶调整为3.5元/瓶,1L装零售价由4元/瓶调整为5元/瓶。
这一决策,成为康师傅2025年业绩下滑的导火索。
涨价一年之后,新识研究所走访了多个一线商家后发现,康师傅1L装冰红茶在涨价一年多后,终端价格混乱。在其走访的18家便利店中,仅有2家按5元的建议零售价售卖,10家以4-4.5元的价格出售,还有6家直接不再进货康师傅冰红茶。
便利店老板们用脚投票,表达对涨价的集体抵抗,这成为康师傅涨价后面临的渠道现实。
中泰证券研报指出,2022年以来,康师傅每次提价,统一的市占率都会加速增长,这体现出消费者对价格的高度敏感。
在低价饮料赛道,1元差价足以改变购买决策。康师傅将1L装冰红茶从4元提价到5元,涨幅达25%,触碰了价格敏感带,使得消费者转向价格更亲民的品牌或其他竞品。
康师傅的危机不只来自饮料。核心业务方便面同样节节败退,上半年方便面业务收入下滑2.5%至134.65亿元。其中,高价袋面销售额同比下滑7.2%至50.92亿元,容器面下滑1.3%至67.71亿元。只有中价袋面增长8.0%,干脆面及其他增长14.5%,呈现出明显的消费降级趋势。
更大的危机在渠道端爆发。今年上半年,康师傅经销商数量减少3409家,从67215家降至63806家。直营零售商减少1499家,从220623家降至219124家。曾经密布全国的销售网络正在收缩。
2.增利不增收
在惨淡的营收数据中,康师傅的净利润却逆势增长20.5%至22.71亿元。这诡异的“增利不增收”现象背后,暗藏危机。
财报显示,康师傅整体毛利率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至34.5%。其中饮品毛利率飙升至37.7%(涨2.5%),方便面毛利率27.8%(涨0.7%)。
利润增长的秘诀在于,通过产品升级调价,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同时享受原材料价格下降的红利。2024-2025年期间,康师傅对袋装面和桶装面进行调价,如袋装面建议零售价由2.8元提升至3元,经典桶装面由4.5元提升至5元。
涨价策略在短期内抬高了单位产品利润,却付出了市场份额的惨痛代价。瑞银5月报告指出,康师傅管理层承认“1L饮料价格上调后的市场份额恢复困难”,但他们对利润率扩张仍有信心。
牺牲销量保利润的策略如同饮鸩止渴。大和证券在最新报告中警告:康师傅利润扩张前景将面临越来越大的阻力,涨价效应正在减弱,而中国软饮料行业的竞争正在加剧。
市场用脚投票。8月12日港股开盘,康师傅股价直线下跌近6%,创出2月份以来新低,投资者对这份“利润增长”的财报投出不信任票。
3.深层危机
康师傅的危机,远不止一次失败的涨价决策,其深层危机,在于健康化转型的滞后。
在无糖茶饮爆发的黄金时代,元气森林用0糖冰茶抢走年轻人,农夫山泉今夏推出真茶萃取冰茶,相比之下康师傅在健康赛道已明显掉队。
不仅如此,美银证券研究报告也指出:除先前加价导致市场份额流失外,内地外卖战推动中低价位手摇茶饮销售,对定位相近的康师傅即饮饮品造成冲击。
以喜茶、奈雪的茶等为代表的新茶饮品牌,通过外卖渠道拓展市场,其产品价格与康师傅部分茶饮产品相近,且口味丰富、注重现制体验,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分流了康师傅茶饮的客源。
在方便面市场,同样危机四伏。2025年上半年,康师傅方便面收入134.65亿元,同比下降2.5%。其中高价袋面销售额同比下滑7.2%至50.92亿元,容器面下滑1.3%至67.71亿元。
唯一亮点是中价袋面销售额增长8%至13.72亿元,干脆面增长14.5%至2.3亿元。这种结构变化揭示出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高价产品的市场接受度正在降低。
康师傅的应对策略是构建多价位的产品矩阵,通过“多价格带+多场景+高品质”的三维创新,推出了不同价格、规格和风味的产品。如“御品盛宴”系列瞄准高端市场,“鲜Q面”以非油炸技术切入健康赛道,还有面向中低端市场的经典产品等,覆盖了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在渠道拓展方面,康师傅在立足现有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发力新兴渠道。其重点布局了零食量贩、会员店等渠道,2025年上半年面向会员商店渠道推出了多款限定牛肉面,新品“潮卤牛三宝牛肉面”上架首月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此外,康师傅还打出“航天牌”,作为方便面行业航天技术应用的开拓者,率先将航天技术与标准引入制面工艺。
但这些创新未能扭转业绩下滑趋势。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康师傅的高价面战略正遭遇严峻挑战。
4.结语
面对营收下滑,康师傅将业绩亮点聚焦在“产品结构+运营效率持续优化”上。康师傅行政总裁陈应让表示,公司恪守长期主义发展理念,以消费者需求为立足点,聚焦主营业务深耕细作。
然而康师傅的“牺牲销量保利润”策略被业内批评为“饮鸩止渴”。当竞争对手纷纷拥抱健康化、年轻化浪潮时,康师傅仍在依赖传统含糖饮品和方便面支撑大局。
康师傅在财报中表示,将“应对消费趋势变化,加强产品创新与渠道优化”。但现实是,其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粉丝效应以及产业链完整度虽仍具优势,但创新升级迭代的速度与质量已明显落后。
在中国消费市场深度转型的当下,康师傅面临着三十年来最严峻的挑战。涨价策略引发的渠道崩塌、健康化转型的滞后、消费降级的冲击,三重压力叠加下,这家食品饮料巨头的前路充满迷雾。
郭爱莉
作为一个小超市的主理人,自从表示饮料从4块涨价到4块5,4块钱的达利园青梅绿茶,3块5的伊能饮料明显卖的比较好统一的冰红茶也开始走道了[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灵清
统一:我不道啊,他就突然给自己来了一刀
奇迹
十家便利店有八家不愿意卖康师傅的产品,主要是品牌效应这么多年了,暂时先卖着而已。。
牛气冲天
涨价其实挺正常的,现在什么商品不涨价,只是就怕你涨了别家不涨,那就尴尬了[点赞]
山里红 回复 08-13 17:01
涨价就不买,又不是只有它一家
云深不知处
都是柠檬泡水➕白糖,味道大差不差
爱心永存
5块的桶装面,差不多可以吃碗粉了,健康美味[呲牙笑]
民GG啊
医院烟草公司都亏的裤衩子都没有了,更何况一个饮料小企业
风一样的我
都是谁在吃老痰酸菜?[呲牙笑]
毅凌 回复 08-13 16:58
工地上,领导们买的,工人免费的,你说吃不吃。
风一样的我 回复 毅凌 08-14 15:06
领导说老痰酸菜,就是这个味[得瑟]
Yeah panda
现在什么都在降,他还涨
皮尔洛
可乐雪碧都涨了五毛,宁愿走多几百米去超市也不在小卖部买
群星落银河 回复 08-13 18:10
我这边就可乐雪碧没涨啊
宛城之鱼
航天技术工艺,运用到了方便面中。这垃圾文章
锦江
打败康师傅茶饮的是蜜雪,而且夏天高温天各饮品店还会有免费的冰柠檬水给外卖员。打败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和酸菜面的,纯粹是因为现在大多不喜欢油盐重的。
桃桃一ko
4块它叫“国窖”,5块就是马尿
用户10xxx79
康师傅自己作死
Jayzer
很多人都不喝了 买奶茶店那种现做的
shevchenko
饮料这东西本来替代品就多,而且现在很多人都注重健康,就好像我宁愿买三块的矿泉水都不买三块五的饮料,你还涨价就等于死路一条了
小红找小明
康师傅不是小日本的么?[抠鼻]
用户18xxx80
康师傅也不知道有多少日资,能少买就少买吧
小冲哥
以前超市4块。现在5
金鸿控股以后
零食店便宜现在都不去超市买了[捂脸哭]
用户79xxx43
台湾佬根本没把中国人当人。
小龙
哪是涨五毛,全部涨一块,便利店康师傅都是3.5,现在是方便面全部都涨价,穷人越来越难了!
樱桃姑娘
现在买不到康师傅冰红茶啦[doge][doge]。我们这直接没货[捂脸哭][捂脸哭]
七小姐
今麦郎又大包又便宜。
用户10xxx25
收入不涨还涨价,卖得动才怪,又不是特别好吃
作者你码字
我个人比较中意今麦郎
胖胖
雪王柠檬水不比这种添加剂的好吗,而且价格基本一样了
打铁
4.5都不太想买了,替代品太多了
little eyes
怎么跟宝马一个脑回路,不赚钱就想涨价!降价都卖不出来了,涨价,什么脑子
该用户未设置昵称
其实,方便面十年前就在涨,那时候我已经不吃了。
香蕉草莓
玛德这世界离了谁都能转,换别的饮料或者方便面就行了
鈀蘋菓齩哭
玻璃瓶的可乐雪碧都涨了一块钱卖三块了
在水上划
涨五毛不如压工人工资
苏衍之
康师傅1L四块冰红茶卖的好好的,现在变天价了。[捂脸哭]
初衷
速食跟饮料少吃,国内跟国外完全是两个标准,而且他们一边疯狂赚你钱还一边疯狂嫌弃你是个穷比
陌九
五块钱的方便面!我还不如加三块钱吃,八块钱的现煮的肉汤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