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所以恨中国,说白了还是嫉妒,因为在1981年,1982年,印度GDP都无比

寂寞吞噬灵魂 2025-08-13 11:40:47

印度之所以恨中国,说白了还是嫉妒,因为在1981年,1982年,印度GDP都无比接近中国,当年可以说都差不多。 1980年代初,中国和印度在人均收入、工业水平、经济体量上都差不多。1981年,中国的GDP约1950亿美元,印度是1930亿美元,几乎看不出差距。 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底子薄、人口多,农业为主,工业起步慢。甚至很多国际经济学家当时还更看好印度,觉得印度有议会民主制度,市场机制比中国灵活,未来潜力更大。 但真正的分水岭出现在1978年,中国摸着石头过河搞起了改革开放,而印度还在计划经济的泥潭里打转。 1980年代中国乡镇企业遍地开花时,印度的私营企业还得拿着政府批文才能买台缝纫机;等中国1992年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印度到1991年才因为外汇危机被迫放开部分管制,光修改劳工法就吵了十年,最后啥也没改成。 最明显的差距体现在基础设施上,1990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才500公里,印度更少,但到2023年中国飙到17.7万公里,能绕赤道4圈,印度连6000公里都不到,物流成本能吃掉印度GDP的14%,而中国只有7.8%。 外企想来印度设厂,光是把集装箱从孟买到新德里,就得在路上堵三天,电费贵得离谱还天天停电,特斯拉考察了六次,最后还是把南亚工厂设在了泰国。 吸引外资的能力更是天差地别,2000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407亿美元,印度只有40亿;到2022年中国涨到1891亿,印度刚过800亿。 更关键的是外资质量,中国把外资引向制造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iPhone从零件到组装能在长三角搞定;印度引进的外资大多扎堆软件外包,2022年软件出口占GDP的8%,但手机壳都得从中国进口。 印度自己也挺拧巴,总想和中国较劲却找不对方向,中国搞脱贫攻坚,十年让近亿人脱贫,印度却有2.3亿人每天生活费不到2美元;中国搞一带一路修桥铺路,印度喊着东向行动却连自家东北部的铁路都修不通。 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时,印度士兵还穿着单衣冻在加勒万河谷,而中国边防部队已经用上了自热食品和保暖帐篷,这种差距哪是靠嘴炮能弥补的? 最扎心的是经济总量的差距,2006年中国GDP超过印度两倍,2023年已经是印度的5.2倍,印度网民总爱说"047年赶超中国,但按现在的增速,到2050年印度GDP最多是中国的三分之一,而且印度引以为傲的软件业,2022年规模才2270亿美元,还不如中国一个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 其实,印度没必要盯着中国咬牙切齿,两国起点相似但走了不同的路,中国靠制造业和基建夯实了家底,印度则在服务业上有优势,真正的问题在于印度总把中国当参照物,却学不会中国实事求是的发展逻辑。 与其纠结GDP数字,不如先把恒河的污染治治,把识字率从77%提上来,让老百姓能喝上干净水。毕竟,国家之间的竞争不是比谁嗓门大,而是比谁能踏踏实实干实事。

0 阅读:89

猜你喜欢

寂寞吞噬灵魂

寂寞吞噬灵魂

夜宵外卖一品鉴赏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