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死后,萧何因立有大功,被刘邦封为相国,赏赐500名侍卫,朝臣纷纷前来祝贺,唯

小说红楼 2025-08-15 01:05:26

韩信死后,萧何因立有大功,被刘邦封为相国,赏赐500名侍卫,朝臣纷纷前来祝贺,唯独门客召平身穿丧服,哭嚎着赶来,说:“我看您要大祸临头了!”   那天清晨,御史大夫周昌捧着一卷明黄圣旨,笑容满面地迈进府门:“萧相国接旨!陛下念您诛逆有功,特晋封您为相国,增封五千户食邑,另赐五百名侍卫常驻相府,护您安危!”   府里的家仆和闻讯赶来的朝臣瞬间沸腾了。太尉樊哙拍着萧何的肩膀大笑:“萧老哥,你这可是双喜临门啊!既除了韩信这心头大患,又得陛下如此重赏,往后咱们朝堂上,你这相国的位子更是稳如泰山了!”   九卿官员们纷纷围上来道贺,有的人还特意带来了贺礼,一时间相府庭院里人声鼎沸,热闹得像过年一样。   可就在这一片喜庆中,一个不合时宜的身影突然出现在门口。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萧何的门客召平身披麻衣,腰系麻绳,手里还捧着一个小小的瓦罐,就 “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   对着萧何嚎啕大哭:“相国啊!您快准备后事吧!这五百侍卫哪是护您的命,分明是来盯着您的!您的大祸,就要到了啊!”   这话一出口,庭院里瞬间安静下来。樊哙顿时变了脸,指着召平怒斥:“你这酸儒胡说什么!陛下刚赏了萧相国,你竟敢在此咒他,是活腻了吗?”   召平却不理会樊哙,只是泪眼婆娑地看着萧何:“相国,您还记得当年您推荐韩信时说的话吗?您说‘韩信国士无双,若陛下欲东出,非韩信不可’。可如今呢?   韩信不过是被人诬告谋反,您就亲手设计把他骗进长乐宫,让吕后的人用竹签刺死他 —— 您以为陛下会感念您的功劳吗?他只会想,您能让韩信从一个胯夫变成大将军,也能让韩信从大将军变成阶下囚,那您要是想反,谁能拦得住您?”   萧何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想起三个月前,吕后派人来相府密谈时的情景。   他只是答应将韩信骗到长乐宫,可他没想到,韩信一进长乐宫的钟室,宫门就被关上了。吕后派来的武士一拥而上,把韩信绑了起来。   韩信临死前,隔着宫墙对他大喊:“萧相国!我悔不听蒯通之言,如今竟死于妇人之手,真是天亡我也!” 那声音里的绝望和怨恨,直到现在还在他耳边回响。   “相国,您在想什么?” 召平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您以为陛下赏您五百侍卫是信任您吗?您看看这长安城,哪个大臣的府邸有五百侍卫驻守?   当年淮阴侯有三万兵马,陛下还日夜提防,如今您手握相权,门生故吏遍布天下,陛下在外平叛,心里最担心的就是您啊!这五百侍卫,名义上是保护您,实际上是监视您的一举一动,只要您有半点异动,他们就会立刻动手!”   萧何浑身一颤,冷汗顺着脊梁骨往下流。   “那我该怎么办?” 萧何声音发颤地问召平。   召平擦了擦眼泪,站起身来对萧何说:“相国,您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 —— 辞掉封赏,把家里的财产全部捐给军队,再让您的子侄都去前线参军。只有让陛下知道,您没有野心,愿意把全家都交给陛下,他才会相信您。”   萧何没有丝毫犹豫。当天下午,他就写了一道奏折,派人快马加鞭送到邯郸。   奏折里说:“臣萧何蒙受陛下厚爱,已封酂侯,食邑万户,足矣。如今国家正值用兵之际,臣愿将家中财产悉数捐给军需,恳请陛下收回五千户食邑和五百侍卫,让他们都去前线为陛下效力。臣的长子萧禄、次子萧同,也愿从军出征,为陛下冲锋陷阵。”   刘邦收到奏折后,果然龙颜大悦。他在朝堂上拿着萧何的奏折对大臣们说:“萧相国真是社稷之臣啊!朕在外平叛,他不仅在京城稳定后方,还把家产捐给军队,让子侄从军,这样的忠臣,朕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随后他下旨,驳回了萧何辞掉封赏的请求,但接受了他捐献的财产,还特意下旨嘉奖萧禄和萧同,封他们为郎官,让他们在自己身边任职。   可萧何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安全。刘邦对他的猜忌,并没有完全消除。汉十二年,刘邦平定黥布叛乱后回到长安,刚进城就听说萧何派人强买百姓的田地房屋,百姓们都在街头巷尾骂萧何。   刘邦听了,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笑着对萧何说:“萧相国,你现在也学会为自己谋利了啊!”   萧何心里一松,知道这是刘邦在试探他。他连忙跪在地上说:“陛下,长安城里的土地本来就少,臣为了让百姓有地可种,才把那些闲置的土地买下来,准备分给无地的农民。没想到手下人办事不力,惊扰了百姓,还请陛下降罪。”   刘邦听了,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你是不是收了百姓的好处,才替他们求上林苑的土地?” 说完就下令把萧何关进了监狱。   萧何在监狱里待了五天,每天都吃着粗茶淡饭,穿着囚服。他知道,刘邦这是在敲打他,让他记住自己的身份。   直到有一天,一个姓王的卫尉对刘邦说:“陛下,萧相国当年在关中时,手握重兵,要是想反,早就反了。如今他都这么大年纪了,怎么会贪图百姓的几亩地呢?他不过是想为百姓做点实事,让陛下得到民心啊!”   刘邦听了,沉默了很久,然后下令释放萧何。萧何出狱后,连朝服都没来得及换,就穿着囚服去宫里谢恩。   经历了这几次风波后,萧何彻底明白了 “伴君如伴虎” 的道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参与朝政,而是变得小心翼翼,凡事都顺着刘邦的意思。

0 阅读:111

评论列表

三湘鱼鹰

三湘鱼鹰

2025-08-15 01:26

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韩信一生写照!

猜你喜欢

小说红楼

小说红楼

喜欢红楼梦,愿意和你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