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年,刘备向诸葛亮说道:“我知道把黄忠与关羽同列,关羽会有意见,但我相信有一

书山墨客 2025-08-15 11:19:19

219年,刘备向诸葛亮说道:“我知道把黄忠与关羽同列,关羽会有意见,但我相信有一人定能说服关羽,你信吗?”诸葛亮听后呵呵一笑:“请主公详细说说。”    称王大典的余温尚未散尽,刘备便面临着封赏功臣。   汉中大捷,黄忠于定军山阵斩曹操西线统帅夏侯渊,居功至伟。   如何酬此殊勋?   诸葛亮的担忧绝非空穴来风。   关羽,这位追随刘备颠沛流离数十载、情同手足的头号大将,坐镇荆州,独当一面,早已是蜀汉军中无可争议的泰山北斗。   他重义气,更重名位。而黄忠呢?   在关羽的认知里,这位年过六旬的老将,此前不过是刘表帐下默默无闻的中郎将,曹操南下时随波逐流归附,直到建安十八年才投奔刘备。   虽在入川之战中崭露头角,但在关羽看来,这“老兵”的资历、名望,岂能与自己相提并论?   张飞、马超亲眼目睹黄忠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悍勇,对此封赏并无异议。   可远在荆州的关羽,对黄忠的印象仍停留在“老兵”层面。   他如何能容得下与“无名老卒”平起平坐?   诸葛亮忧心忡忡地向刘备进言。   关羽远在荆州,闻此消息必定不悦,恐生事端。   刘备听罢,却成竹在胸。   他深知二弟关羽,也明白这份封赏可能引发的波澜。   但他更清楚,赏罚分明是立国之本,黄忠定军山一役,奠定汉中大局,此功不酬,何以服众?   何以激励将士? 费诗,时任益州前部司马,并非位高权重之辈,却以口才敏捷、深谙人心著称。   刘备亲自点将,火速赶赴荆州宣旨。   临行前,刘备特意叮嘱费诗,务化解其心结。   费诗领命,快马加鞭赶往荆州。 荆州城内,关羽闻听封赏详情,果然勃然大怒。   他拍案而起:“翼德是我三弟!孟起乃名门之后!子龙追随大哥多年,亦如我弟!他们与我同列,理所应当!黄忠何等人物?”   说罢,竟将前将军印绶推至一旁,不接受。   关羽的怒火如同实质,灼烧着在场每一个人的神经。 面对暴怒的关羽,费诗却神色自若。   他并未被关羽的威势吓倒,也未急于辩解,而是待其怒气稍歇,才缓缓开口。   他并未直接为黄忠辩护,而是援引了汉高祖刘邦开国封赏。   费诗说,当年萧何、曹参是刘邦的沛县故旧,情谊深厚。   而韩信,是后来归附的将领。   然而论功行赏时,韩信的爵位却在萧、曹之上。   萧何、曹参对此并无怨言,因为他们深知,这是基于韩信所立下的不世之功。   费诗话锋一转,点明要害。 费诗这番话,如醍醐灌顶。 这场封将风波,虽以关羽的妥协告终,却深刻揭示了蜀汉政权内部的张力。   219年汉中王府那场关于“老兵”黄忠的封赏争议,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关羽的辉煌与局限,也预示着蜀汉政权未来道路上难以回避的挑战。   一碗水要端平,不仅需要帝王的智慧,更需要为将者的胸襟。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书山墨客

书山墨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