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痛心!重庆4岁半男孩冉冉与1岁妹妹在客厅玩耍时跑进主卧,房门意外反锁。父

冰枫看历史 2025-08-15 16:34:13

[太阳]痛心!重庆4岁半男孩冉冉与1岁妹妹在客厅玩耍时跑进主卧,房门意外反锁。父母尝试开门近10分钟未果,冉冉隔着门喊:“爸爸,我从窗子翻出去就能出去了!”爸爸心里一惊:自家那可是22楼啊!他拼命喊孩子不要去,可是为时已晚。   信源:极目新闻8月10日讯——4岁半男童和妹妹玩耍关卧室门打不开,不等爸爸开锁窗户翻出坠落22楼受重伤   22层高楼,这在重庆无疑是再寻常不过的高度,承载着万家灯火与生活烟火气。然而,一个四岁半的孩子,却在此经历了生命中最触目惊心的一刻——从近70米的高空坠落。 对于孩子,成年人普遍存在“致命误判”。他们以为一句“那里危险”,四岁的孩子就能完全理解并严格遵守;他们以为,孩子天生怕高,本能地就不会靠近窗户边;他们也心存侥幸,以为自己只是短暂地离开几分钟,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可是,他们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保住一命”四字,听来是何等心悸的“奇迹”,但这份奇迹的背后,却是一个家庭难以愈合的伤口,以及一道血淋淋、摆在所有成年人面前的考题。   一切,都从一个寻常的周三午后说起。年轻的父亲邓先生在家照看着四岁半的儿子冉冉和一岁大的女儿。   客厅里,动画片的声音轻轻回荡,兄妹俩依偎在一起,不时传出玩闹的笑声。邓先生则坐在沙发上,眼神时不时地瞟向他们,一切都显得那么安稳。   谁曾想,冉冉和妹妹却跑进了主卧,随着“啪嗒”一声轻响,房门反锁了。邓先生闻声赶到门前,用力拧动门把手,可房门纹丝不动。   他心里也是难熬,只好隔着门板安抚着里面的孩子,叫他们别乱动“马上就打开了”。就在等待救援的每一秒都显得漫长之时,手机铃声却不合时宜地响起,是开锁公司打来的确认电话。   然而,就在他低头接听电话的间隙,房间里传来了儿子冉冉那句“自己从窗户翻出去就可以了!”邓先生吓得魂飞魄散,赶紧大声制止,急切地喊着:“咱家是22楼!不要去窗户边,那边危险!”   可是,当他挂断电话后,已经没有任何人能够回应。开锁工人最终破门而入,邓先生冲进卧室,映入眼帘的,是空荡荡的房间,以及一扇敞开着的窗户。那扇窗外,是万丈深渊,而楼下,则是躺在血泊中的儿子。   悲剧的发生,绝非仅仅是时间的巧合,国内近一半(44.5%)的儿童意外伤害,恰恰发生于人们自认为最安全的家中,而跌落,竟然是0-5岁孩子的第一位伤害原因!   一道凑巧反锁的门,一扇没有防护措施、近乎敞开的窗户,成为了通往危险的捷径。最容易被忽视的,还有那些看似无害,却足以让孩子攀爬到窗边的“垫脚石”,比如一张正对着窗户摆放的沙发,一把平时玩耍的椅子,或者一个小小的置物柜。   真正的爱,是预见并堵死一切可能伤害到他们的物理风险,而不是依赖于孩子尚不成熟的认知和自控力去赌一个“万一”。   悲剧发生后,网上有铺天盖地的指责声:“看管不力,父母的责任!”这话固然有其道理,却也过于简单和轻飘。平心而论,人们对于安全教育的认知,又有多少还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而没有转化为“做到”的行动?   去年,国家卫生部发布的《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了不少实用的高层安全建议,这不该仅仅是建议,更是无数血泪换来的铁律。停止仅仅用嘴巴警告孩子“那里危险”,而是要起身走到窗边,用实际行动确保这个家绝对安全。   而冉冉如今仍在ICU里与死神搏斗,即使醒来恐怕也不会完全恢复健康,这个因为一扇窗户破碎的家庭,又该走向何方呢?

0 阅读:191

评论列表

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

3
2025-08-15 17:30

四岁的孩子不知道这样会摔死吗?

用户15xxx87 回复 08-15 17:49
这个年龄孩子都不知道怕是什么

达摩祖师爷杨戬

达摩祖师爷杨戬

2
2025-08-15 17:47

找死

冰枫看历史

冰枫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