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卢比奥8月14日说:“我们与中国的问题之一是我们让他们拿走了曾属于我们的企业。因此,我们从中国购买如此多商品的原因是我们曾经自己生产这些商品,但我们让中国夺走了它们,我们将它们拱手让给中国,而现在我们必须扭转这一局面。” 以苹果公司为例,这个被美国视为科技图腾的企业,其全球200家主要供应商中超过80%在中国设厂,连最新的Apple Vision Pro都离不开中国供应链的精密协作。 但这可不是中国拿着撬棍去硅谷抢来的,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电子产业链,从螺丝到显示屏,48小时内就能配齐所有零件,这种效率放在全球都是独一档。更绝的是山东创新这样的供应商,能把再生铝材料做到100%循环利用,帮苹果造出首款碳中和Mac Mini。试问哪家企业会拒绝这样的“黄金搭档”? 再看制造业就业的“流失”问题,从1980年代到2020 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从1900万降到1200万,听起来挺吓人,但同期制造业增加值却涨了50%。美国企业把低附加值的组装环节外包,自己专注芯片设计、品牌运营等高利润领域,这种“抓大放小”的策略,本质上是全球化时代的生存智慧。 卢比奥可能不知道,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麦当劳在中国开出6500家餐厅,每年服务12亿人次,连带着把“麦辣鸡腿堡”这种专为中国胃设计的产品卖到全球。要是真像卢比奥说的“被夺走企业”,那这些美国品牌早该哭着回娘家了,可现实却是它们排着队来中国市场分蛋糕。 更有意思的是,特斯拉在得州建超级工厂,原本想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结果发现电池生产设备还得从中国进口,因为全球80%的锂电池设备产能都在中国。 至于所谓“扭转局面”的政策,看看《通胀削减法案》的尴尬现状就知道了。这个号称要砸4000亿美元吸引产业回流的法案,实施第一年就有40%的项目“卡壳”,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10亿美元的太阳能工厂停工,LG新能源23亿美元的电池项目无限期推迟。问题出在哪?美国本土既缺熟练工人,又缺完整供应链,建个电池厂连合格的焊工都凑不齐,最后只能对着蓝图干瞪眼。 说白了,卢比奥的言论就像把全球化比作一场零和游戏,可现实是各国经济早已盘根错节。美国企业在中国赚的钱,有相当一部分又通过研发投入反哺了美国本土。比如苹果每年在中国投入200亿美元搞智能制造,这些技术突破最终会转化为 iPhone的全球竞争力。 要是真听了卢比奥的话搞“脱钩”,受伤的恐怕不只是中国工厂,美国消费者的钱包和硅谷的股价都得跟着遭殃。毕竟,在这个连特斯拉都离不开中国供应链的时代,强行“扭转局面”,搞不好会把自己扭成麻花。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8月14日说:“我们与中国的问题之一是我们让他们拿走了曾属于我们
思念绵延不绝
2025-08-18 17:46:05
0
阅读: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