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窑御瓷大雅斋

新浪财经 2025-08-19 03:46:33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高莉通讯员刘伟

“大雅斋”款粉彩花鸟纹碗敞口、弧腹、圈足,内壁施豆青釉,外壁以青金石色蓝釉为地。蓝釉发色均匀,釉面光滑细腻,整个器物散发着庄重典雅的气质。

碗外壁的花鸟图案采用粉彩工艺绘制。粉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影响而创烧的一种釉上彩瓷器新品种。

款识

碗口沿下红彩楷书“大雅斋”,旁边钤椭圆形红彩篆书“天地一家春”印章款。碗底施青釉,施矾红彩楷书“永庆长春”。

走进包头博物馆“西北巨埠——包头近现代史陈列”展厅,目光立即被展柜里一只蓝釉粉彩花鸟纹碗吸引。碗口沿下矾红彩的楷书“大雅斋”和篆书“天地一家春”印章款识,与碗的蓝釉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醒目。

“大雅斋”是慈禧太后的私人堂款,“天地一家春”则是慈禧初入宫时的居住地。这两方款识出现在瓷器上,表明这类瓷器是专门为慈禧烧制的宫廷用瓷。

清末,时局动荡,数不清的宫廷珍宝岌岌可危。“大雅斋”款瓷器作为晚清宫廷瓷器的佼佼者大量流失,成为文化记忆的伤痕。

包头博物馆珍藏的这件“大雅斋”款粉彩花鸟纹碗最早栖身故宫博物院。在文物资源优化配置的历史契机下,20世纪80年代初,故宫博物院将这件宝贝赠与内蒙古博物馆(今内蒙古博物院)。90年代初,内蒙古博物馆结合包头博物馆馆藏特色,忍痛割爱将碗捐赠。

珍贵文物历经两次捐赠,绝非易事。从故宫博物院到内蒙古博物馆,再到包头博物馆,每一次文物交接对双方博物馆工作人员都是一场重大考验。运输需要特制的防震、防潮包装,沿途路线的规划,严谨的交接手续,由专家团队定制存档保护方案……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文物工作者对文物的敬畏与守护。

包头博物馆征集保管部的刘伟介绍,“大雅斋”款瓷器在民国时期出现大量仿品,在甄别特别困难的情况下,这件脉络清晰的“大雅斋”款粉彩花鸟纹碗就更显珍贵。

从款识来看,“大雅斋”楷书款和“天地一家春”篆书印章款字体规整,笔画有力,矾红彩色泽纯正,具有典型的晚清官窑款识特征。从工艺上分析,釉色、粉彩绘画、胎质等方面都符合晚清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的制作工艺特点。例如,青金石色蓝釉的质感、粉彩颜料的粉化效果、工笔画法的细腻程度等,都是真品的重要标识。

碗外壁所采用的青金石色蓝釉属于高温石灰碱釉,呈色剂为氧化钴。高温蓝釉最早出现于元代,但传世品不多。明、清两代在元代蓝釉的基础上相继创烧出霁蓝、洒蓝、回青、天青、宝石蓝等各色釉。“大雅斋”款粉彩花鸟纹碗的蓝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展现出晚清时期独特的工艺特点。蓝釉发色均匀,釉面光滑细腻,在高温烧制过程中,氧化钴的呈色稳定,使得蓝釉呈现出深邃而浓郁的色泽,为整个器物增添了庄重典雅的气质。

碗外壁的花鸟图案采用粉彩工艺绘制。粉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影响而创烧的一种釉上彩瓷器新品种。特点是在彩绘时加入含砷的玻璃白料,通过对玻璃白料的不同比例调配,使画面呈现出浓淡、明暗、深浅等多种层次变化,具有粉润柔和、秀丽雅致的艺术效果。在“大雅斋”款粉彩花鸟纹碗上,粉彩工艺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你看,这处藤萝花的花瓣,通过粉彩的晕染,从花蕊到花瓣边缘,颜色由深到浅,过渡自然,生动地表现出花朵的立体感和质感。葡萄的绘制也是如此,利用粉彩的特性,将葡萄的圆润饱满、晶莹剔透表现得十分到位。”刘伟的手指隔着展柜玻璃引导着记者的目光。

“大雅斋”款粉彩花鸟纹碗在彩绘技法上运用了多种手法。工笔细描花卉、藤枝等图案,画师们以细腻的笔触,精心勾勒出每一个线条,使图案轮廓清晰、形态逼真。描绘葡萄等果实的时候,结合了没骨画法,不再用墨线勾勒轮廓,直接用色彩描绘物体的形态和质感,使果实富有立体感,看上去更加生动自然。在画面的一些部分还运用了兼工带写的技法,既有工笔的精细,又有写意的洒脱,整个画面疏密有致、虚实相生,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矾红彩则在瓷器装饰中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鲜艳夺目,与青金石地蓝釉形成鲜明对比,使款识更加突出醒目。矾红彩的烧制同样需要精准控制窑温,若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最终的色泽和呈色效果。“大雅斋”款粉彩花鸟纹碗上的矾红彩款识色泽纯正,笔画清晰,说明当时的工匠对红彩烧制工艺掌握得十分娴熟。

“大雅斋”款粉彩花鸟纹碗不仅是件能够诉说跨越时空传奇的精美文物,更承载着几代博物馆人守护文化遗产的心血。

(本版图片由包头博物馆提供)

1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