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奇女子,二十四史中唯一凭战功封侯并立传的女将军

财先生观天下 2025-08-21 19:03:16

秦良玉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奇女子,二十四史中唯一凭战功封侯并立传的女将军。她官至中军左都督、总兵官、镇东将军、上柱国光禄大夫,敕封一品诰命夫人,谥“忠贞”。   明末曾3次带兵入京勤王,驻兵于现在北京西城区宣武门外的四川营胡同、棉花胡同。史载秦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料敌如神,兼通词翰,常为男子装,自幼从父习文练武”。   关于秦良玉的长相,《明史》没有详尽的记载,倒是朝鲜使臣黄中允在其所著的《燕行录》中有所提及:“是日行至曹庄,遇马门秦氏,体甚肥大,网巾、靴子、袍带一依男子,能文墨,熟兵书。马上用八十斤双剑,年可三十五六许……凡女兵四十余名,着战笠,穿战袍,黑靴红衣,跨马驰突,不啻男子骁健者。”   体甚肥大说明秦良玉体型相对魁梧,并非娇弱无力的女子,否则也抡不起重达80斤的双剑。从所遗袍服来看,秦良玉身高应在1米8以上,常骑一匹桃花马,高大威猛,戎装仗剑,一个英姿飒爽的巾帼女英雄形象跃然眼前。   1613年马千乘被太监诬陷下狱,后病死狱中(一说系家族内部矛盾所致),秦良玉得袭土司职,朝廷封其为石柱宣抚使,统领马家军,从此秦良玉带兵征战长达35年之久。   到万历年间,明王朝早已是江河日下,国内民变蜂起,境外后金虎视眈眈,而当政的明神宗又是一位懒怠的皇帝,居然二十几年不上朝理政,王朝面临大厦将倾的危局。   万历二十七年(1599),播州(今贵州省遵义市)土司、宣抚使杨应龙作乱,川黔大地狼烟滚滚,朝廷派兵部侍郎李化龙领兵前去平叛(此为万历三大征之一),石柱宣抚使马千乘奉诏率三千人马参与平叛,时年25岁的秦良玉率五百士兵押运粮草随夫前往(土司兵由于不属朝廷编制没有粮饷,往往自筹粮饷出战,朝廷呼为义兵)。   到达驻地后的一天晚上,李化龙设宴款待各路平叛将领,秦良玉自请带兵巡视。杨应龙侦知官军在府衙大摆筵席,带兵前去偷袭。   巡视中秦良玉发觉有异,赶过去遭遇叛军,秦良玉挥动双剑,奋勇杀敌。官军闻声赶来,杀得敌军纷纷溃逃,喊杀声震动山谷,叛军狼狈逃窜。   第二天各路官军乘胜追击,连克金筑关等7座营寨,杨应龙损兵折将,不久战死,播州叛乱被平息。事后秦良玉获朝廷嘉奖,为南川战功第一,此战令秦良玉声名远扬。   马千乘死后,秦良玉独掌兵权,四处征战,她率领的白杆兵令敌胆怯。泰昌元年(1620),后金入侵辽东,朝廷诏令秦良玉援助,秦良玉与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及儿子马祥麟率几千人北上抗敌,渡浑河与后金军血战。   在一次力量悬殊的战斗中,秦邦屏不幸战死沙场,秦良玉冒死抢回哥哥尸体,掩护弟弟、儿子突围而出,返回京城,驻兵四川营胡同。   翌年,后金包围辽东重镇沈阳,秦良玉率三千白杆兵抵榆关(山海关)驻扎。在与后金的战斗中,秦良玉身跨桃花马,手舞双剑,砍杀后金兵无数,以致后金兵见她就躲,连呼“真蛮子也”。白杆兵也大显神威,杀得后金军丢盔弃甲,损失惨重。明熹宗下诏封秦良玉二品诰命夫人,赐二品官员服饰。   在山海关外的一次战斗中,儿子马祥麟被后金军射中左眼,他当即将箭拔出,回射3箭,射杀3名敌兵。秦良玉闻知欣慰地说:“老身有此虎子,足矣。”   崇祯七年(1634),张献忠攻陷川东重镇夔州,秦良玉率军讨伐,张献忠不敌败走,秦良玉率军追赶,与正好回川的儿子马祥麟呼应,前后夹击打败张献忠。   崇祯十三年(1640),张献忠联合罗汝才再次造反攻打夔州,秦良玉率兵东征,大破罗汝才,斩首六百级,又挥师追击多处,均取得胜绩,并夺了罗汝才的帅旗。   崇祯十七年(1644),张献忠领大军再犯夔州,秦良玉前往救援,终因寡不敌众被击溃,退兵回石柱,分兵守卫石柱境。张献忠四处招降四川土司,却不敢来石柱。隆武二年(1646),南明朝廷加封秦良玉太保兼太子太保衔、一品诰命夫人,封忠贞侯。   清顺治五年五月二十日(1648年7月10日),秦良玉病死家乡,享年74岁。一代女战神走完了她北上、东征、西讨战功累累的戎马生涯,“征战一生家何在,常使后人泪满襟”。   秦良玉死后葬于何地,史学界历来争执不休,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考证,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在重庆市石柱县北的三教寺山冈上。青山不老,江水长流,巴蜀一代女中英杰长眠于此,供后人顶礼膜拜。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财先生观天下

财先生观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