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新四军26团被日军包围,眼看突围无望,团长决定与日军同归于尽,这时,一个战士大喊:“团长,骑兵,我们的骑兵!” 那年11月,日军从徐州淮阴宿迁等地调来一万多人,分五路扑向新四军第四师根据地。敌军装备好,有炮有枪,车队轰隆隆开进平原。新四军不跟他们硬碰,主力撤到外线,留一部分人在里面搅和。二十六团接了这任务,罗应怀带队在内线炸桥埋雷,夜里小队去骚扰敌营。日军补给线被断,行军慢了,士兵睡不好觉。二十六团就这样转了二十多天,没让敌人抓到主力。旅部下令突围前,罗应怀想给敌人点颜色瞧瞧。12月7日晚,他们袭了宿迁青阳镇,干掉一百多伪军,部队分散撤,罗应怀身边剩不到五百人。接着,旅长韦国清让支援金锁镇,他们赶到朱家岗,那里村落多,圩墙能挡子弹,离战场近,便于加入战斗。 日军听说二十六团在朱家岗,从青阳镇和附近集结一千五百人,包括伪军,带机枪大炮杀过来。12月10日凌晨五点,战斗打响。日军先小队试探,新四军靠墙射击,打退他们。敌军加力,炮弹炸墙,多次冲锋。新四军伤亡大,罗应怀手臂中弹,还带队堵缺口。下午,人不够用,他把十四五岁的小战士调上去守东南门。那些孩子顶住机枪扫射,坚持一小时。日军冲了十多次,没完全破阵。新四军弹药少,每枪都瞄准,手榴弹扔得准。罗应怀多处受伤,准备拉手榴弹冲敌。就在这时,小战士喊出援军来了。第九旅骑兵先到,从侧翼冲,敌阵乱套。其他部队赶上,火力压过去。战斗从早到晚,十八小时,日军丢三百多尸体撤走。 朱家岗在洪泽湖北边,地势平,洪水多,日军容易机动。但新四军熟悉水路,利用村落防守。日军是第十七师团一部,金子联队两大队,外加伪军,总一千五百对新四军三百多。敌军低估了新四军韧劲,以为能速战速决。二十六团有政委谢锡玉、副团长严光,指挥稳当。战斗中,一营教导员吴承祖牺牲,二营营长张立业重伤。小鬼班那些少年兵,年纪小但不怂,守门时投弹准。援军骑兵是第四师的,韦国清调来,先冲侧翼。日军乱了,撤向青阳金锁镇。新四军追击,捡枪弹。整个反扫荡三十三天,新四军毙伤五百多敌,俘两百多,自己伤亡三百余。这仗转折大,日军士气跌,计划泡汤。 罗应怀从红军时代过来,参加过江西苏区反围剿,那时他还小,学着前辈扛枪上阵。长征让他见识了苦头,队伍减员多,但他活下来,经验多了。抗日后,在淮北,他带队打过几次小仗,学着怎么在内线牵制。二十六团战士多本地人,家就在附近,打仗有劲头。日军扫荡从1941年起就猛,太平洋战争后,他们兵力紧,但还抽调搞大动作。淮北苏皖边区交通好,日军车队快,新四军装备差,靠灵活周旋。师长彭雪枫定下内外线战术,留二十六团在内,就是给主力机会。罗应怀知道任务险,但执行彻底。周旋那些天,部队移阵地,避主力,袭补给。日军装备精,有炮兵,但没料到新四军这么耐耗。 围朱家岗时,日军三路包抄,趁夜偷袭。新四军警戒严,早发现,开火阻击。敌军炮轰墙,炸出缺,新四军堵上,继续射。战斗激烈,尸体堆墙下。新四军火力弱,但射准,节省子弹。罗应怀巡视阵,调整位置,负伤后还指挥。小战士们守门,顶炮火,奇迹般撑住。日军优势大,却没全歼。骑兵赶到,马队冲锋,刀砍敌兵。其他部队夜里到,枪弹压敌。日军撤退快,留尸体三百多。新四军清场,缴获多。这仗后,淮北反扫荡胜势,新四军追到泗宿公路,砸了日军计划。总计,新四军伤七十三死,三百多伤,但换五百多敌伤,划算。 战后,新四军在淮北建根据地,搞生产,军民合作。日军虽猛,没灭掉抗日力量。1943年,新四军反击,收失地。罗应怀重伤,送医院,之后参加公祭。朱家岗修烈士陵园,彭雪枫写碑文,记牺牲者。二十六团损失重,一营营长李光军指挥稳,吴承祖等七十三人亡。张立业孙存余重伤。战斗体现抗日顽强,军民一心。日军金子联队吃亏大,伪军帮倒忙。新四军骑兵作用关键,先到扭转局面。整个战役,三十三天鏖战,新四军机动好,内外配合准。
1942年,新四军26团被日军包围,眼看突围无望,团长决定与日军同归于尽,这时,
混沌于浮云
2025-08-23 23:39:12
0
阅读: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