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还没到天津,先来了个下马威,还删除对华承诺,中方态度强硬! 印度总理莫迪即将开启一次备受瞩目的访华行程,原本是中印关系迈向新阶段的积极信号,也是他七年来首次访华参加多边峰会,外界曾普遍抱有期待。 就在外界猜测纷纷的时候,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作出了回应,语气很稳,但态度明确:中方立场是一贯的、坚定的,希望印度遵守双方已有的共识,话虽不重,但意思很清楚——中国有底线,该坚持的绝不会放松。 这就像两个邻居见面之前,一方突然改了口风,另一方则不慌不忙地重申“咱们之前说好的,还得算数”,印度似乎是在试探中国的反应,而中国也没惯着,直接亮出了底线。 不过有意思的是,双方虽然暗中较劲,但面子上都没撕破,印度一边删文案,一边说“期待有好成果”,中国一边划红线,一边也表示“欢迎莫迪来访”,说白了,大家都是成熟的大国,该争的争,该谈的还得谈。 其实中印之间的关系一直挺复杂,一边做生意做得火热,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每年生意额上千亿美元,另一边又存在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时不时互相提防,合作与竞争并存,这就是中印最真实的状态。 莫迪这次的操作,可能是在见面之前想多攒点“谈判筹码”,而中国冷静淡定的回应,也说明我们越来越熟悉这种“外交博弈”,不管怎么说,两个大国你來我往,既较劲又不闹翻,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莫迪政府这次在访华前突然删除对华承诺,说意外也不意外,这其实反映出印度一种典型的外交策略:在重要会谈前制造一点波澜,争取更多主动权,有点像做生意之前先喊个高价,试探对方反应。 而中国的回应很有水平,不紧不慢、不怒不躁,既表明了立场,也没把路堵死,这种底气背后,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话语权的增强。 中印都是文明古国,又是重要邻国,两国关系从来不是“非友即敌”那么简单,有摩擦,但也有大量共同利益,是竞争对手,但也是发展伙伴,这种复杂关系可能长期存在。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两个大国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并不是坏事,有竞争,才有进步,有合作,才能共赢,关键是要保持理性,守住底线,不主动挑事,但也不怕事。 未来中印如何在竞争中寻找合作空间,在分歧中管控风险,不仅考验两国领导人的智慧,也关系到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多了解、多思考,避免被极端情绪带偏,这才是对待大国关系的正确姿态。
印媒批评莫迪:印度二十多年的外交努力,全都被你毁了.今年四月的时候,印度在国际
【7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