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知名反华教授李约翰,在节目当中大谈自己的反华思想,但就在这时主持人,对他

神秘符文启灵 2025-08-26 21:15:33

澳大利亚知名反华教授李约翰,在节目当中大谈自己的反华思想,但就在这时主持人,对他说道,如果中澳开开战,你们这些华人,都将被关到集中营当中。面对对方突如其来的言论,李约翰语无伦次起来,开始不断的狡辩自己是澳大利亚人,并不是华人,主持人面对他这种说法,更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主持人意思很明显:不管你嘴上怎么说,别人眼里你就是华人,那一刻,李约翰的尴尬写在了脸上。 李约翰的这件事,说白了就是一个人想两头占便宜,结果被当众揭穿,场面非常尴尬,他是澳大利亚的一名华裔教授,平时在节目里经常抨击中国,几乎把“反华”当成了自己的一种标签。 他觉得这样能在澳大利亚社会更受欢迎,甚至能在学术和舆论圈混得更好,但没想到,在一次节目中,主持人突然一句话就让他原形毕露。 一个人背叛了自己的民族,否认自己的根,究竟能不能真的被别的国家接纳?答案其实很残酷。 说再多“我是澳大利亚人”,甚至帮别人说中国的坏话,但在关键时刻,别人不会把你当成“自己人”,李约翰想通过攻击中国来获得澳大利亚社会的认同,可现实就是,他只是被利用的一枚棋子。 全球化让世界联系更紧密了,但也让一些人更急切地想“切割”自己的身份,想把自己的根抛得越远越好。 他们觉得这样能更快融入“主流社会”,能得到更多机会,能被别人看得起,但他们忘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你可以选择忘记自己的出身,但别人不会忘记。 在利益冲突和安全问题面前,所谓的“个人选择”根本不值一提,比如主持人说的“集中营”,听起来很极端,但历史上类似的事不是没有发生过。 比如二战的时候,美国就把大量日裔美国人关进了集中营,哪怕他们已经在美国生活了几代人,哪怕他们早就拿了美国护照,甚至很多人不会说一句日语。 可在战争时期,美国政府并不管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在他们眼里,你就是“潜在危险”,你就是“不可靠”。 这种冷酷的现实一再证明,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的表态和忠诚没什么分量,决定你命运的往往是你的血统和外貌。 李约翰以为自己通过“反华”就能证明忠心,但当冲突真的来临时,他发现自己根本没资格决定自己站在哪边。 再说远一点,其实世界上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印度有一群叫“安加洛人”的少数民族,很多人因为想融入城市社会,努力改变口音、改名字,甚至否认自己的部落身份。 但当他们求职或遇到社会冲突时,别人还是一眼就能认出他们“不是自己人”,最后他们往往两头不讨好。 原本的群体看不起他们,新的社会也不完全接纳他们,身份和根,很多时候是你改不掉的。 回到李约翰这件事,他最讽刺的地方在于,他自己不想承认自己是华人,但澳大利亚社会会不会因此把他当成“澳大利亚白人”?不会的。 别人可能利用他的反华立场,但不会把他真正当作平等的一员,等到有一天,他对别人没有利用价值了,或者遇到更大的利益冲突,他很可能会被毫不犹豫地抛弃。 其实很多人不愿意承认,国际关系不是靠个人情感维系的,它是冷冰冰的利益交换,当国家之间有合作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可以融入另一方社会。 可一旦利益对立,你就会发现,个人努力再多,也挡不住国家机器的筛选,李约翰在节目里的慌乱,是因为他突然被逼到了这个现实面前。 在国际舞台上,不管身处哪里,不管选择哪种生活方式,你都不能彻底摆脱自己的出身和文化背景。 别人会根据你的样貌、血统和文化痕迹来定义你,而不是根据你说了多少漂亮话,李约翰拼命否认自己是华人,只会让他更显得可笑和可怜,因为这意味着他连最基本的自我认同都失去了。 如果连自己是谁都不敢承认,那么无论走到哪,都会活得很累,李约翰的经历就是个例子,他以为自己站在“主流”的一边,其实只是更早地站到了悬崖边上。

0 阅读:138

评论列表

盼盼090

盼盼090

3
2025-08-26 21:50

想做狗,人家还不要你。

猜你喜欢

神秘符文启灵

神秘符文启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