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到现在才终于明白,怪不得俄军还打不赢!在8月,已经有至少120艘货轮抵达乌克兰敖德萨港口,俄军只要不敢打美国军火船,乌克兰就一直可以继续抵抗。 八月的黑海西岸,一副魔幻场景天天上演,乌克兰雷尼港的起重机昼夜轰鸣,南方港的油轮排着队卸货,敖德萨码头集装箱堆成彩色山脉,而几十公里外,俄军黑海舰队的侦察机就在头顶盘旋。 怪不怪?更怪的是,这些船上飘着美国、英国、马耳他甚至塞拉利昂的国旗,运的除了粮食,还有贴着“人道主义援助”标签的军用物资。 俄军明明能轻易击沉它们,却偏偏缩手缩脚,只敢远远盯着。 直到八月底,至少120艘货轮浩浩荡荡开进乌港口,普京终于嚼出滋味了,这哪是运小麦?根本是踩着俄罗斯的红线跳踢踏舞! 为什么俄军导弹躲着美国船走?答案藏在冷战老剧本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为啥最终认怂撤导弹?就是因为美军舰队硬生生划出“红线区”。 如今角色互换,俄罗斯反倒成了当年不敢硬碰硬的那一方。 特朗普政府今年嘴上喊着“不掺和战争”,却偷偷给军火商开绿灯,五角大楼用“商业货轮”当障眼法,把“海马斯”火箭炮零件塞进集装箱,爱国者导弹电池伪装成“工业设备”。 俄军雷达看得清船却看不透货舱,打还是不打?打了就是逼北约下场,不打就是眼睁睁看乌军补血。 凤凰网国际专栏分析过,“俄罗斯在赌北约分裂,而西方在赌俄罗斯不敢升级战争。”现在看,普京手里的筹码,可能没想象中那么多。 敖德萨港如今成了世界最魔幻的“自由贸易区”,左边码头工人卸着加拿大小麦,右边百米外乌军士兵清点波兰运来的无人机。 土耳其护航队笑嘻嘻和俄军舰打招呼,“哥们别紧张,我们运的是玉米!”,虽然谁都知道玉米袋里可能夹带着子弹。 央视新闻客户端八月底一篇报道点破关键,“黑海粮食走廊已成为军事物资流动的灰色通道。”俄罗斯去年退出粮食协议时,绝对没想到给了西方“借壳运军火”的灵感。 现在每艘平平安安离开乌克兰的货轮,都像一记耳光甩在克里姆林宫脸上。 2025年的特朗普政府,玩的是“极限施压2.0版本”,一边公开喊话“希望俄乌和谈”,一边默许军火商把货轮变成“移动军火库”。 普京要是动手炸船,华盛顿立马能跳起来骂“破坏自由贸易”,要是不炸,乌军的炮弹永远打不完。 观察者网引述莫斯科大学国际关系教授评论,“俄罗斯陷入了自我设定的威慑悖论。”明明有实力封锁黑海,却怕战争升级成核大战,明明看穿西方把戏,却不得不遵守自己划下的“规则”。 这感觉,就像看着对手明目张胆出老千,却不敢掀赌桌。 俄乌打到现在,早不再是坦克对轰的古典战争了,乌克兰能撑住,靠的不是战壕里的士兵,而是敖德萨港日夜不停的货轮、星链卫星遥控的无人机、北约实时共享的战场数据,这些看不见的“后勤动脉”,才是让普京头疼的真正原因。 澎湃新闻去年就预言过,“未来战争比拼的是联盟网络与供应链韧性。”俄罗斯用导弹炸电厂时,西方用2000台发电机兜底,俄罗斯炸铁路桥时,乌克兰用德国送的浮桥车48小时通车。 现在黑海货轮天天闯关成功,只不过再次证明,单挑整个西方阵营的补给链,俄罗斯真的力不从心。 或许某天普京会想起中国老祖宗的智慧,拆庙不如拆灶台,断粮道胜过十万兵。 可惜在现代国际规则里,炸民用货轮的代价,远比打赢一场战役更可怕。
俄罗斯已出现战败苗头?很多人还以为俄罗斯能跟西方耗到底,错了,当普京选择跟特朗普
【113评论】【5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