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豫当皇帝,算不上完全顺顺利利,中间其实出了个小岔子,关键跟太监有关。 本来李豫

断代史鉴 2025-08-27 16:15:49

李豫当皇帝,算不上完全顺顺利利,中间其实出了个小岔子,关键跟太监有关。 本来李豫是李亨的长子,早就被立为太子了,按规矩该他继位,名分上一点问题没有。但在762年,李亨病重快不行的时候,有两个太监(李辅国、程元振)搞了点动作——当时李亨的张皇后想把太子换掉,改立别的皇子,这俩太监就先把张皇后关了起来,然后才扶着李豫,在李亨病床跟前完成了继位。 那天的皇宫里,烛火摇曳,药味弥漫。李亨躺在榻上气息奄奄,张皇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她盘算着换掉太子,扶一个更听自己话的皇子上位。可谁也没想到,两个太监竟抢先动了手。李辅国带着禁军冲进内殿,程元振一把拦住张皇后:“娘娘,大局已定,您就别折腾了。”说完直接让人把她押了下去。李豫被人从东宫请来,一路走着,手心里全是冷汗。他父亲只剩出的气没有进的气,龙榻前跪倒一片人,李辅国把玉玺塞到他手里,高声喊道:“陛下驾崩——太子继位!”就这样,唐代宗李豫仓促间被推上了龙椅。 可这龙椅坐得扎人啊。李豫登基后头一晚,独自坐在太极殿里,烛光把影子拉得老长。他清楚得很,自己能当上皇帝,全靠那两个太监“抢”来的。果然没过几天,李辅国就找上门了。这老太监说话一点都不客气:“大家(唐朝太监对皇帝的称呼)只管在宫里享福,外头的事儿老奴替您处置。”那语气,哪儿像奴才,分明是训话。李豫咬着后槽牙,脸上还得挤出笑:“有劳李公了。”转身回到内殿,气得把茶杯摔得粉碎。 宫里到处都是李辅国的眼线。小太监扫个地可能是在听墙角,宫女端个茶可能是在传消息。李豫连批奏折都束手束脚——每个决策都得看宦官脸色。有一次他想提拔个武将,李辅国直接甩话:“此人不可用。”得,这事就黄了。皇帝当得这么憋屈,大唐开国以来怕是头一遭。 但李豫不是傻子,他悄悄布着自己的棋。先是重用另一个太监程元振,让他和李辅国狗咬狗。这两个权阉果然斗起来了,今天你拆我的台,明天我揭你的短。等到时机成熟,李豫暗中联络了几个禁军将领。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程元振突然带兵包围了李辅国的府邸,圣旨随即送到:“李辅国跋扈专权,即日削职查办!”老太监目瞪口呆,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押走了。后来听说他在流放路上“突发急病”死了——明眼人都知道怎么回事。 收拾完李辅国,李豫总算能喘口气了?想得美。程元振接着专权,吐蕃人趁机打到了长安城外,皇帝不得不仓皇出逃。等他好不容易重回长安,发现宦官势力已经像藤蔓一样缠满了整个朝廷。后来他又用了鱼朝恩、元载这些宦官,一个比一个难缠。李豫这才明白,这不是换哪个太监的问题,是整个制度烂了。 公元779年,李豫病重卧床。看着身边伺候的太监们,他恍惚又回到十七年前那个夜晚——父亲奄奄一息,张皇后被拖走,李辅国把玉玺塞到他手里。历史像个轮回,他用一生挣脱宦官的控制,最后发现朝堂上站着的,还是那群太监。 #唐代宗李豫#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8
断代史鉴

断代史鉴

分朝代深挖中国史,从先秦到民国,每期一个断代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