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抗联战士杜希刚正要睡下,院外的狗突然叫起来,他刚想翻身下床,谁知几个

断代史鉴 2025-08-27 17:32:51

1944年,抗联战士杜希刚正要睡下,院外的狗突然叫起来,他刚想翻身下床,谁知几个日军已经冲了进来!领头的黑大个狞笑道:“你是杜希刚?可算抓到你了!” 八十多年前,就有这么一群汉子,裹着单衣,在这零下四十度的林海雪原里跟日本日寇死磕,杜希刚就是这群汉子里的一个。 他1920年生在黑龙江汤原县望江镇的一个穷人家,原名叫杜希宝,可谁能想到,这苦孩子后来能成让日寇闻风丧胆的神枪手。 1935年,杜希刚才15岁,可当时东北早让日寇占了,老家到处都是日寇的岗楼,见着老百姓就抢,见着反抗的就杀。 杜希刚听说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在招兵,直接就跑去找队伍了,没过多久,“杜希刚”这个名字就在队伍里传开了,战友们都知道,六军有个年纪小的神枪手。 可没过多久,日寇就对他老家下了毒手,因为他参加了抗联,日伪就把气撒在他家人身上,带着兵去“讨伐”西复中村。 杜希刚后来听老乡说,日寇把他爹妈和妹妹赶进屋里,然后点了火,屋里的惨叫声传到老远。 他两个哥哥被抓起来,日寇用鞭子抽、用烙铁烫,问不出抗联的消息,就把人装进麻袋,扔到江里活活溺死。 等他偷偷回了趟家,只看见一片烧黑的瓦砾,空气里还飘着烧焦的木头味,连亲人的尸骨都没找着。 那天,杜希刚在废墟上站了好久,眼泪没掉一滴,可拳头攥得太紧,指甲都嵌进肉里。 他跟战友们说:“敌人越狠,咱越不能怂,这仇咱必须报,跟他们血战到底!” 1943年冬天,叛徒告密让小分队的前营被一百多日伪军包围了,杜希刚和孙国栋知道,后营还有于天放他们十几个人,要是不赶紧通知,肯定要出事。 他们就穿了件单衣,踩着没膝的雪往山外跑,硬是跑了15里山路,赶在日寇前面到了后营,让于天放他们及时转移了,没让更多战友被抓。 可到了1944年12月,杜希刚还是栽在了叛徒手里。 当时他和孙国栋受组织安排,到绥棱北大沟小五部检查抗日救国会的工作,住在农民张禄家。 为了不暴露,杜希刚和孙国栋没带枪,白天帮张禄种地、喂猪,晚上偷偷找老乡了解救国会的情况。 没过两天,孙国栋去了别的屯子,杜希刚一个人留在张禄家。 12月19号晚上,他忙了一天,刚躺在炕上想歇会儿,就听见外面的狗叫得特别凶,他刚要起身,六七个陌生人就闯了进来,手里的手电筒照着他的脸,晃得他睁不开眼。 一个黑大个恶狠狠地问:“你是杜希刚?”杜希刚赶紧说:“不是,我是来这儿帮人干活的。” 可那黑大个冷笑一声:“别装了,于天放、孙国栋都被我们抓了,你还想跑?” 说着就有两个人拿手枪顶住了他的腰,杜希刚心里恨得慌,要是带了枪,就算拼了命也得拉两个垫背的。 后来他才知道,告密的是于山东和王山东,于山东是个光棍,常住在张禄家;王山东不务正业,靠打鱼、种大烟过活,这俩人早就投靠了日寇。 当时日寇贴了布告,抓于天放奖五千块,抓孙国栋奖三千块,还奖胶皮鞋、棉布这些紧缺的东西。 就这样,杜希刚、孙国栋、于天放、于兰阁四个人,在同一天被抓了。 监狱里又黑又臭,他看见孙国栋被五花大绑,还戴着手铐脚镣,没过多久,一个日寇进来要给杜希刚钉脚镣,让他坐地上,杜希刚说:“给我拿个凳子。” 日寇不耐烦了,上来就按他的肩膀,杜希刚往后退了一步,照着日寇的肚子就踹了一脚,那日寇“啊”的一声就倒在地上。 后来七八个日寇一起上来按住他,给他钉了两副九斤重的脚镣,脚脖子被勒得生疼。 隔着木板墙,孙国栋跟他说:“咱死了没关系,四万万中国人会给咱报仇,咱得当英雄,当到底!”杜希刚说:“你放心,我就算流尽最后一滴血,也不会给中国人丢脸。” 敌人在他身上施加了不知多少种酷刑,可不管日寇怎么打、怎么问,杜希刚愣是没吐一个字。 就这么熬到1945年,日寇投降了!中国胜利了! 杜希刚从监狱里被救出来,可他的身体早就垮了,因为常年的酷刑和营养不良,得了浸润型肺结核。 党组织让他去本溪市总工会当秘书,不用再打仗,1950年5月,又把他送回黑龙江,在省医院老干部休养所、市结核病院治病。 可就算这样,他的身体还是没好起来,1963年1月13号,才43岁的杜希刚就走了。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让所有人都记得,有这么一位抗联战士,为国家拼过命。 现在咱们生活好了,不用再吃树皮、不用再受酷刑,可有时候遇到点难事,就容易打退堂鼓。 可想想杜希刚,用盐水洗伤口还能想着打日寇,咱这点难处又算啥? 他们没享过一天福,却把最好的年华、最硬的骨头,都留给了这片土地。 英雄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神,就是在绝境里守住信仰的普通人。

0 阅读:50
断代史鉴

断代史鉴

分朝代深挖中国史,从先秦到民国,每期一个断代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