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他就没有南海21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领土!一位功在千秋,利在万代的功勋人物!中

飞绿说历史 2025-08-28 15:29:05

没有他就没有南海21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领土!一位功在千秋,利在万代的功勋人物!中国南海九段线的勘界者,是他亲自主持画出了中国南海的十一段线,一个巨大完美的U型弯。请记住他的名字“傅角今”。 就在今天,南海的波涛依旧不息,而围绕这片210万平方公里海域的博弈,却比任何时候都更为尖锐。 在国际法庭、联合国会议、外交谈判桌上,一条深深弯曲、呈U字形的“九段线”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它不仅是中国领土主权的象征,更是一位被历史尘封的科学家——傅角今,留下的划时代印记。 在南海争端不断升温的今天,重新认识傅角今,不只是对一位科学家的致敬,更是厘清南海问题历史经纬、正本清源的必要一步。因为,没有他,就没有今天中国对南海合法主张的坚实基础。 傅角今,这个名字,曾一度淡出公众视野。但他所主持绘制的“南海十一段线”,正是后来广为人知的“九段线”的前身。 它的由来,并非随意勾勒,而是建立在严密的地理勘测、历史文献与国际法原则之上。傅角今用他的专业精神与科学方法,为中国的海疆划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基石。 1933年,傅角今从德国莱比锡大学取得地理学学位归国,彼时正值中外列强对中国海域虎视眈眈。他加入西北大学,专注地理测绘与教学,积累了丰富的实地调查经验。 抗战期间,他更是深入西南、西北等战地前线,组织多项地理调查,为战时战略部署提供精确数据。而正是这些积累,使他在1946年被选中,主持南海海疆勘界的核心工作。 1946年底,中国内政部方域司正式启动南海诸岛接收与勘界计划。 傅角今以其卓越的地理学背景,被委以重任,领导“太平舰”“永兴舰”等科考船只组成的考察队,历时数月,对南沙、中沙、西沙、东沙四大群岛的167个岛礁进行系统实地勘察。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如此大规模、系统化的海疆测绘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没有GPS、没有卫星图像,全依靠传统航海技术与傅角今引入的现代地理方法相结合,最终绘制出一幅科学性极强的《南海诸岛位置图》。 这幅图,首次明确标注了“南沙群岛”“曾母暗沙”等关键地标,并在1947年形成“十一段线”草图,次年正式刊载于《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成为中国政府对南海主权主张的正式文件。 这并非某种“历史传说”,而是一份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官方地图。1948年,该图一经发布,美、英、苏等大国并未提出异议。在当时的国际法体系中,这种“默示接受”具有重要法理意义。 尤其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尚未制定之时,历史性权利与实际控制构成主权认定的重要依据。而傅角今绘制的“十一段线”,恰恰满足这一切。 1953年,中国政府在支持越南抗法斗争的大背景下,将北部湾的两段线暂时撤除,形成了今天的“九段线”。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一调整只是形式上的精简,核心海域和法律主张始终未变。 傅角今所划定的十一段线,是九段线的源头,是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与主权的最初凭证。不少西方媒体刻意忽略这一历史源流,试图将九段线妖魔化为“中国突发的扩张主义象征”。 但事实胜于雄辩。傅角今的工作,不仅建立在科学之上,更有历史的连续性与事实的支撑。 英国海军1879年《航海指南》、清代渔民的活动记载、抗战后的主权接收文件,构成中国在南海主张的多重证据链。 南海仲裁案期间,菲律宾方面提交的所谓“无主之地”说法,被大量历史文献与地图证据击穿。傅角今绘制的地图,更被中国法务团队作为核心证据提交国际仲裁庭。 尽管仲裁结果偏离事实,但这份图纸所代表的科学权威与历史权利,早已在国际学术界赢得认可。今天,南海诸岛中已有45个岛礁被他国非法侵占,形势不容乐观。 可正因如此,我们更不能忘记,谁为中国在南海站上法理与科学的制高点打下了基础。傅角今,不是“无名功臣”,而是以一己学识之力,为国家划定了几代人都无法忽视的边界。 他不是将军,却比将军更懂战场;他不是外交家,却为外交留下最硬的底牌。他用测绳、图纸和天文仪器,丈量出中国海疆的尊严。 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记住的不只是每一次争端和交锋,更需要记住那些在历史深处默默为国家划界、定疆、守土的人。他们不是新闻头条的常客,却是国家命脉的缔造者。 请记住这个名字——傅角今。他不只画出了一条线,更划定了中国在南海的历史底色与未来底气。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