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之后,中国对鸦片战争后签下的所有不平等条约,一直是不认可的态度;不过,针对那

烟雨朦 2025-08-29 11:02:40

解放之后,中国对鸦片战争后签下的所有不平等条约,一直是不认可的态度;不过,针对那些让领土被割让出去的条约,并没有去废除。 咱们常说的 “红色区域”,指的就是曾经丢失的领土,尽管因为各种现实原因,咱默认了现在的局面,但在立场上,从来没承认过这些领土的丢失是算数的。 90年代咱跟老挝、缅甸这些邻居把边界定下来了。为啥这么干? 那时候刚改革开放没几年,到处要建厂子、修公路,就想周边能安稳点。 要是天天跟邻居吵地界,外资不敢来,活儿也干不了,发展就慢了。 所以没揪着以前的旧账硬要地,互相让一步先处好关系,都是为了安心搞建设。 其实新中国刚成立时就这思路,当时明说鸦片战争后那些欺负人的条约不算数,但也没马上硬要地。 为啥?刚建国得修铁路、开荒地,外面压力又大,真闹僵了内忧外患,国家就稳不住了,只能先把地的事儿放放,先把日子过好、攒实力。 以前咱丢的地不少,总共上百万平方公里,比如广西边境有些小块地,早年被法国划走了,黑龙江边也有地方被占过。 民国那会儿不行,天天军阀打架,自己都顾不上,哪有精力收地?只能看着被别人占。 现在看,当年定边界好处很明显,比如跟老挝定好线,边境上能随便卖水果,咱的柑橘、他们的香蕉拉来拉去,老百姓能赚钱。 但也不是啥都让,像藏南那块,英国瞎画的麦克马洪线,咱从来没认过——这是底线,不能动,不然对不起老祖宗和后人。 说到底这不是软弱,是懂轻重。国家过日子跟家里一样,得先把底子打牢、把日子过富,才有底气谈别的。 现在咱国力上来了,跟邻居关系也铁,都是当年稳下来的功劳。 以后不管啥事儿,抱着务实心思、先为老百姓着想,准能办好,国家也会越来越强,这才是真为长远打算。

0 阅读:31
烟雨朦

烟雨朦

烟雨朦胧夜微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