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想要当皇帝:李世民登基前的权势地位究竟有多“可怕”?
李世民的故事,得从隋末乱世说起,那时候天下大乱,李渊在太原起兵,而李世民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
他十六岁就敢在雁门关救隋炀帝,用疑兵计吓退突厥,这胆子和谋略,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紧接着,他跟着父亲打天下,战功赫赫,在讨伐薛举、薛仁杲父子时,他看出对方粮草不足,就采取“坚壁不出,以逸待劳”的策略,耗了六十多天,把薛军耗得军心大乱,然后一举击溃。
这一仗,不仅拿下了陇西,还稳固了关中的大后方,让李渊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
然而,真正让李世民威望达到顶峰的,是虎牢关之战,当时,他面对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势力,愣是带着三千五百玄甲军,在虎牢关大破窦建德的十万大军。
这操作,简直是军事史上的奇迹!打完窦建德,他又马不停蹄回师洛阳,逼得王世充开城投降。
这一战,他直接统一了中原地区,手下的将领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士兵们更是把他当成神明般的存在。
这还没完,他接着又平定了刘武周、刘黑闼等势力,基本上把唐朝的江山打了个七七八八。
每次打完胜仗回长安,老百姓都夹道欢迎。
李世民的厉害之处,可不只是打仗,他在政治上的布局,更是让人惊叹,李渊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封他为天策上将,允许他开设天策府。
这天策府,就相当于一个独立于朝廷之外的“小朝廷”,在天策府里,李世民网罗了一大批人才。
文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学士”,他们专门为他出谋划策,处理政务;武有尉迟敬德、秦琼等猛将,都是能征善战的主儿。
这些人,后来都成了他的左膀右臂,他还通过联姻和结盟,和关陇贵族、山东士族等势力攀上了关系,比如,他娶了长孙氏,而长孙无忌后来成了他的重要谋士。
这种操作,让他在朝廷内外都有了坚实的支持。
然而,李世民的权势越来越大,太子李建成坐不住了,李建成虽然是嫡长子,但论军功和威望,都比不上李世民,他心里清楚,这个弟弟早晚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于是,李建成开始联合齐王李元吉,一起打压李世民,他们在李渊面前说李世民的坏话,还想把他的手下调走,削弱他的势力。
面对李建成的步步紧逼,李世民决定反击。他和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密谋,在玄武门设下埋伏,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宫,走到临湖殿时,察觉到情况不对,想调头逃跑。
可李世民早就等着这一刻了,他一箭射死了李建成,尉迟敬德随后射杀了李元吉, 这还没完,东宫和齐王府的两千兵马听说主子被杀,立刻杀向玄武门。
关键时刻,尉迟敬德割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示众,才震慑住了对方,李渊看到这一幕,知道大势已去,只好把军政大权交给李世民,两个月后就退位了。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彻底掌控了局面,他先是被立为太子,接着又登上皇位,成了唐太宗。
这时候的他,已经拥有了绝对的权力, 他的军事威望让军队为之效命,政治布局让朝廷内外都听他的号令,广泛的人脉更是让他如虎添翼。
而他的对手李建成,虽然贵为太子,却在这场权力斗争中一败涂地。
李世民的故事,就是一个关于权力、谋略和野心的传奇,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手段,一步步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也为后来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
只能说,这样的权势地位,换了谁,恐怕都很难不动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