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路口等红灯时,前方停着一辆宝马530Li。我盯着车尾“华晨宝马”与“530Li”的标识陷入沉思——字体大小不一、排版混乱:“5”明显偏大,“30”偏小,“Li”甚至有些倾斜。这种细节设计的潦草,让我不禁疑惑:如今的海外豪华车企,设计水准为何衰退至此?和同事聊起时,他也感慨:现在不少豪华车的设计逻辑堪称“迷思”,怪异感取代了经典美学。 不得不说,早年BBA等品牌的外观设计极具辨识度,成熟优雅的风格自成一派,而当下整体设计质感却呈现断崖式下滑。要知道,外观细节对潜在消费者的影响至关重要。反观国产车型,设计水准正迅猛提升:比如理想L9,以标准大气的设计语言塑造出强烈的“大车感”,即便后续L8、L7尺寸缩小,仍能看出设计脉络的延续性;小米汽车的设计同样可圈可点,其市场表现的成功绝非偶然。 面对这一趋势,海外车企亟需反思:一方面要正视中国消费者审美需求的迭代——新一代用户对“豪华品牌”的符号化崇拜已显著弱化;另一方面需彻底转变市场策略。以凯迪拉克为例,建议剥离别克等低端产品线,聚焦“二线豪华”定位,通过大幅价格下探重塑竞争力;而奔驰、宝马等一线品牌,必须放下身段——尽管70、80后群体仍对传统豪华品牌有一定认知度,但随着这代人购车黄金期的结束,品牌价值将面临“代际断层”风险。当务之急是抓住现存客群,以价格调整加速冲量,否则终将被市场边缘化。 国产设计的崛起,正在倒逼全球汽车工业重新审视审美标准——这场由细节引发的“设计革命”,或许才刚刚开始。
摊牌了,我就是21年花34万提了宝马325的大冤种,现在赔的妈都不认识了!当时手
【4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