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的消息: 路透社称,印度计划在9月份将俄罗斯石油进口量增加10%至20%。 国际能源市场的天平正悄然倾斜。一边是西方对俄能源制裁不断加码,一边却是亚洲两大经济体悄然扩大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印度大幅增加石油进口,中国考虑提升天然气供应,看似各自决策,背后却藏着同一盘大棋。 这绝不是偶然。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能源被迫“向东看”,打折出售成了常态。印度借机扫货,一转以往低调姿态,成为俄油第二大买家。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量激增400%,省下巨额外汇不是小数目。 中国同样没闲着。现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年供气量已达150亿立方米,若再增60亿立方米,意味着俄罗斯对华供气能力将跃上新台阶。这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能源安全与战略布局的必然选择。 有人或许会问,这是在帮俄罗斯规避制裁吗?别急着下定论。国际能源贸易从来不只是生意,更是地缘政治的延伸。欧洲减少进口俄能源,总要有买家接手。亚洲接盘,既压低了国际价格,也缓解了全球供需紧张,某种程度上甚至避免了能源危机全面爆发。 但问题没那么简单。依赖单一能源来源国,无论价格多优惠,都隐藏风险。德国此前过度依赖俄天然气,而今被迫紧急转向,就是鲜活教训。中印扩大进口,短期看实惠满满,长期却需警惕把能源安全绑在一条船上。 俄罗斯自然也明白,东方市场虽大,却比欧洲更难“说话”。中印作为买家,手握定价话语权,俄方议价空间被持续挤压。这种合作,表面热络,底子里却是三国各怀心思的博弈。 全球能源秩序正在重组。传统供应链断裂,新联盟悄然形成。亚洲正在成为新的能源消费中心,而俄罗斯被迫成为“亚洲供应商”,这一转变或将重新绘制世界能源地图。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俄罗斯不能打了当地时间8月25日,俄罗斯公布了经济数据,虽然各项数据依然亮眼,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