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盛超群被捕,为了活命,他主动交代了一份12人的名单,特务看到名单后,

历史脑洞 2025-08-31 00:15:05

1948年,盛超群被捕,为了活命,他主动交代了一份12人的名单,特务看到名单后,脸色大变,因为这12人,全部都是大人物! 1948年,那年头,风声鹤唳,抓个“地下党”比什么都重要。主角叫盛超群,一个被捕的共产党人。为了活命,他特“识时务”地交代了一份12人的名单。当时抓他的特务头子都乐开花了,觉得挖到了个大宝藏。可当他接过名单定睛一看,脸上的笑瞬间就凝固了,紧接着就是一身冷汗。为啥?因为这名单上的12个人,没一个是小角色,全都是国民党内部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盛超群他不是那种天生就是干特工的料,恰恰相反,他是个文人,骨子里透着一股子书生气。1919年生在重庆云阳的穷乡僻壤,从小就特聪明,靠自己本事考进了南京中央军校。在那个年代,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按理说,他本该顺着这条路,在国民党里混个一官半职,安安稳稳过日子。 但人生啊,最怕的就是“但是”。盛超群亲眼看到了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和对老百姓的欺压,他心里那杆秤就歪了。他觉得,这队伍不行,救不了这国家。后来,在李公朴先生的引荐下,他揣着一腔热血,跑到了延安,进了抗大学习。那地方,跟国民党的花花世界完全是两个样,虽然苦,但人人眼里有光。就是在这儿,盛超群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彻底脱胎换骨。 毕业后,他接了任务,回到家乡云阳搞地下工作。这活儿,可不是闹着玩的,每天都是在刀尖上跳舞。他利用自己中央军校毕业生的身份做掩护,在国民党县党部里谋了个差事。表面上,他是个唯唯诺诺的小职员,见谁都点头哈腰;背地里,他却像个精密的织网人,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网络铺开。 你可能会问,他怎么发展的“同志”?靠的可不是嘴炮,是脑子。比如,他盯上了县警察局长周璞。这个周璞,明面上是个凶神恶煞的角色,但盛超群发现,他好几次都偷偷放走了被抓的进步学生。这就是个信号。盛超群不急,借着汇报工作的机会,三天两头往周璞家跑,不谈工作,就聊时局,聊民生疾苦。有一天,他看时机差不多了,就装作不经意地说:“周局长,上次您放走那几个学生,我正好看见了。”周璞当时手里的茶杯“当啷”一声,冷汗都下来了。就这么着,一个警察局长,成了他的人。 还有县党部的执行委员杨乙发,是个出了名的“老顽固”。但盛-超群观察到,他每次都把上面发下来的救济粮,偷偷分给吃不上饭的佃户。于是,盛超群就用这根线,慢慢地把杨乙发也拉了进来。 就这样,商会会长、小学校长、税务局的办事员……盛超群用几年的时间,硬是把国民党在云阳的要害部门,都安插上了自己的“钉子”。这个网络藏得极深,能量也极大。 可惜,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1948年春天,因为叛徒出卖,盛超群被捕了。抓他的,是军统“反共专家”徐远举,一个心狠手辣的主。徐远举一开始没把这个文弱书生放在眼里,觉得用点手段,不怕他不开口。 老虎凳、辣椒水、烧红的烙铁……所有你能想到的酷刑,盛超群都尝了个遍。他几次昏死过去,又被冷水泼醒。徐远举的耐心快被磨没了,他断定盛超群是云阳地下党的负责人,嘴里肯定有猛料。 到了1948年秋天,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盛超群,突然“想通了”,他表示愿意招供。特务们欣喜若狂,徐远举将信将疑。当盛超群断断续续报出那12个名字和他们的“罪证”时,徐远举信了。因为这些证据,比如在周璞办公室夹层里搜出的“地下党证件”,在杨乙发家米缸底下找到的“游击队花名册”,都做得天衣无缝。 徐远举觉得自己立了大功,立刻下令抓人。可接下来审讯的时候,问题来了。这12个人,要么破口大骂徐远举公报私仇,要么就是一用刑就直接挂了,嘴里硬是一句跟共产党有关的话都问不出来。 徐远举脑子“嗡”的一下,他猛然醒悟:自己被耍了!盛超群给他的,根本不是一份地下党名单,而是一份云阳县最招老百姓恨的贪官污吏、地痞流氓的“黑名单”! 这招实在是太绝了。盛超群知道自己凶多吉少,索性用自己的命,布了最后一个局。他利用国民党内部的猜忌和矛盾,借徐远举的手,替云阳百姓铲除了这12个毒瘤。消息传出去,老百姓虽然不敢明说,但私底下都拍手称快,以为是“青天大老爷”来整顿吏治了。国民党内部却因此人人自危,互相猜疑,整个云阳的统治机器,在接下来两个多月里几乎陷入瘫痪。盛超群用一份假名单,兵不血刃地完成了别人一个游击队都做不到的事情。 气急败坏的徐远举再次提审盛超群,可这一次,盛超群除了一身傲骨,一个字都不再说了。他知道,他的任务完成了。 1949年11月14日,就在重庆解放前夕,盛超群在渣滓洞监狱被秘密杀害,年仅30岁。 盛超群用生命诠释了,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他的故事,不应该仅仅是历史书上一段冰冷的文字。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聪明的战略家,一个真正的英雄。他用自己的方式,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划出了一道无比璀璨的光。

0 阅读:45
历史脑洞

历史脑洞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