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为什么要站在一起?其实有个俄罗斯的精英已经说出了答案。俄罗斯政治家康斯坦丁·卡拉切夫对中俄关系说过,他认为中国既不是俄罗斯的盟友,也不是朋友,中俄只是恰好走到一起的同路人而已。 如今这中美能走到一起,主要还是因为美西方联合起来给的压力,不是出于多么深厚的感情。对于俄罗斯,北溪管道的爆炸让欧洲市场基本对他们关上了门,西方国家也没有打算接纳这个东方邻居。 北约不断向东推进,把俄罗斯的空间压缩得越来越紧,乌克兰又闹着进北约,俄罗斯这时候格外被动,能源出不了海,经济也顶不住。面对这种局面,俄罗斯只好转头拉中国合作,至少还能保住经济上的一口气。 而中国眼下本身就有美国不停施加压力,如果能让俄罗斯分散对手的火力,自己这边就能缓一缓。于是两国便这样暂时站到了一起。 合作看起来挺默契,但俄罗斯私底下的心思不少,俄罗斯卖武器给印度、越南的时候,往往都是比对中国还要先进,明显是想让中国在亚洲别太强,南海越南有动作,背后都是俄制装备。这种做法,其实是想维持一种平衡,把整个局面控制在能自己掌握的程度。 中俄天然气管道也是谈了很多年才有点成果,大部分时间都是俄罗斯犹豫不决,怕让中国拿到太多主动权。远东那片资源,中国早就盯着,但俄罗斯却一直不愿意彻底放开,连像海参崴这种决定东北出海口的地方,都紧紧攥在手里。 其实,这样的提防背后,和两国之间的历史分不开。沙俄时期,俄罗斯拿走大块中国领土,东北一带的事还没完全翻篇。后来苏联又在外蒙古、新疆动过心思,完全没考虑中国的利益。 冷战那几年,苏联甚至还打算对中国用核武器,所以现在双方合作,表面风平浪静,实际彼此都有提防。中国也明白,俄罗斯这邻居合作归合作,到了关键时候绝不会全力站在中国这边,可如果没有俄罗斯分担压力,中国必须单独面对美国,局势马上变得更难。 维持现在这种不上不下的状态,反而成了最合适的选择,俄罗斯要是顶得住美西方的压力,中国就能踏实发展。如果哪天俄罗斯状况有了大转变,中国就得提前考虑下一步怎么和对方打交道。 俄乌冲突一天没结束,这种关系还能拖一天。目前来看,这种“同路人”关系,对双方来说未必是理想,但短期内至少双方都能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拉夫罗夫一坐就是二十年,不是因为他会喊口号,而是他手里没有自己的小圈子,普京半夜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