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女大学生假期来酒店打工,干了2个半月,拿到了2个月工资,还差半个月工资未开。然而,包厢一客人退一瓶茅台,她将茅台放在了前台。谁知,经理说酒未开封却撕掉了瓶盖上红色标签,影响销售,让她赔偿损失。女学生一听赔偿方案,认为里面有猫腻,经理看她不同意立马翻脸。女子一气报警并找来记者。 女孩来自一个普通家庭,家里经济并不宽裕。 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也不想在假期里闲着,她在五月末找到了酒店的暑假工。 酒店给她的待遇看起来十分不错,底薪4600元,加上全勤奖金,一个月下来,她大约能拿到手五千块钱。 对于她来说,这笔收入不仅能贴补家用,还能稍微改善自己的生活。 她每天从早忙到晚,跑前跑后,擦地、整理房间、迎接客人、搬运行李,甚至帮忙餐厅端盘子,动作麻利却不敢怠慢,生怕出错影响考核。 两个月来,她几乎没有休息的日子,肩膀酸痛得厉害,但她咬牙坚持。 眼看假期接近尾声,心里满是期待,想着用这笔工资给家里贴补生活,还想买些学习资料和必需品改善生活质量。 可是,酒店却突然以财务核算、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拖延甚至拒绝支付她最后半个月的工资。 她多次找财务和管理层沟通,却只得到模糊的回应,甚至有人轻描淡写地说“等公司资金回笼再说”,让她既无奈又焦急。 那种辛苦了整整两个多月,结果却连最后一点劳动报酬都拿不到的感觉,让她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 就在这时,经理突然指控她,说她把客人退回的茅台酒瓶盖上的红色标签给撕坏了,影响二次销售。 可是女孩记得清清楚楚,自己明明是按规定把酒放在前台,压根没碰过那个标签。 这瓶标签受损的茅台,瞬间从一件商品,变成了两个人来回拉扯的证据。 酒店拖欠工资的理亏,被巧妙地转移成了女孩的“过失”。 经理不再是债务人,反而成了“受害者”,而女孩讨薪的立场,一下子被扭转为需要赔偿的“肇事者”。 经理最初给出的方案看起来十分“通情达理”,好像就是在为女孩考虑。 要么女孩自己掏腰包把那瓶酒买下,要么让酒店从她的工资里扣除相应金额。 随后,他又更换了说法,要求女孩支付1000元,酒店“好心”替她承担剩下的1600元,并冠以“看你平时勤快,替你扛责任”的说辞。 整个过程,经理的话语里透着一股居高临下的味道,试图用“情面”和“体谅”来掩盖实质的不公平。 女孩没有被这一套话术绕进去,她清楚地意识到核心问题,赔钱后,如果酒店把酒卖出去,她自己等于无端承担了损失,这完全不合理。 她没有在“谁撕了标签”这个无法证实的细节上浪费时间,而是直接指出了赔偿方案本身的不公,一个人的钱,为什么要替企业承担可能不存在的责任? 当她坚决表示不同意后,经理原本和颜悦色的表情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威胁与冷漠。 对方撂下狠话,不按他的方案赔钱,就别想拿到任何工资,甚至暗示这件事会在行业内部留下“名声”,影响她未来的求职和职业发展。 面对这样的压力,女孩没有退缩,她冷静地拿起电话,一边报警联系110,一边打给当地媒体,将这场酒店内部的纠纷置于公众视线下。 警察和记者赶到现场后,经理依然坚持自己的那套说辞。 经过一番紧张而反复的调查与沟通,事情终于有了结果。 酒店方面经过内部财务核算,以及面对媒体和警方关注的压力,最终决定做出让步,同意提前结算小王剩下的半个月工资。 可是,这笔钱并非完全归她自由支配。 酒店称要女孩用其中的2600元购买那瓶茅台酒,也就是说,虽然她如愿拿到了工资,但与此同时,她仍需承担那份莫名其妙的“损失”,将钱直接交付给酒店购买酒品。 这一要求仍让小王心中十分不舒服,一方面拿到了自己辛苦劳动应得的工资,另一方面却被迫用自己的钱完成一笔本不该由她承担的交易。 但事已至此,没有办法,她只能承担。 您觉得小王应该买下酒吗? 信源:1818黄金眼
养老退休金各省排名,看到最后一栏绷不住了!💵社平工资前十名:上海,北京,西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