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刚宣布了参会名单,不料特朗普就说要前往我国来访问?而在庆典到来之际,更是还遇上了欧盟冯德莱恩的挑事?据报道可知,我国方面刚宣布了上合组织峰会的具体参会名单人数,其规模和人数可以说是达到了历年来最大的一次。 这距离 2001 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已经过去 24 年,从最初 6 个创始成员国到如今覆盖亚欧非的庞大合作网络,国际社会用脚投票,认可了 “上海精神” 的生命力。可就在这团结合作的氛围里,不和谐的声音接连响起。 8 月 25 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韩国总统时突然放话,说可能要赴华访问。他甚至开玩笑称要和韩国总统 “共乘一架飞机访华”,还美其名曰 “节省能源”。这番话听着像随口一说,却透着精明算计。 要知道,中国掌握着全球绝大多数精炼稀土资源,这些资源是美国航天、军工、芯片产业链的命脉。特朗普嘴上喊着 “去中国化”,行动上却不得不让商务部副部长急着飞华盛顿谈判。这种既要资源又要面子的操作,把美国的现实困境暴露得明明白白。 中方的回应不卑不亢。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中美两国元首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往与沟通。一句话既稳住了关系基调,又没给对方漫天要价的机会。毕竟上合峰会的核心是多边合作,不是某个人的独角戏。 20 多位领导人里,既有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这样的老面孔,也有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等新伙伴,大家冲着互利共赢来的,谁也不想被单边政治秀抢了风头。 这边特朗普还在隔空喊话,那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又开始捣乱。7 月刚宣布禁止中国医疗器械厂商参与欧盟 500 万欧元以上的公共采购,转头又拿所谓 “产能过剩” 说事,要对中国企业展开更多反补贴调查。 最讽刺的是,欧盟自己在 2021 年至 2030 年间的各类补贴总额超过 1.44 万亿欧元,却对中国企业鸡蛋里挑骨头。这种只许州官放火的双重标准,在峰会前夕格外刺眼。 冯德莱恩大概忘了,中欧贸易额里有 9% 是欧盟对中国的出口,20% 是欧盟从中国的进口,大多数往来明明互利共赢。她嘴上说着 “有建设性接触的空间”,行动上却在给合作设置路障。 欧盟累计对华发起 260 多起贸易救济调查,《外国补贴条例》实施后几乎所有深入审查都针对中国企业。这种一边赚着中国钱一边砸中国锅的操作,比特朗普的直白算计更不地道。 更有意思的是时间点。中方刚敲定峰会名单,冯德莱恩就升级贸易壁垒;上合组织忙着扩容到 26 国,欧盟却在搞小圈子排挤。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带着合作清单来参会,冯德莱恩却在欧洲内部推销 “碳关税”“电池法规” 等绿色壁垒。两相对比,谁在推动开放、谁在搞保护主义一目了然。 特朗普的访华表态也好,冯德莱恩的贸易施压也罢,本质上都是想在峰会前占得先机。可上合组织能从 6 国扩到 26 国,靠的不是谁嗓门大,而是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 的合作精神。 俄罗斯总统普京带着能源合作方案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关注中巴经济走廊,连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都赶来寻找机遇,这些都说明多边合作才是主流。 中国早就把态度摆得清清楚楚。你想谈合作,中方大门敞开,上合峰会上签的经贸协议、安全合作文件就是证明。你想搞对抗,中方也有底气,对等反制欧盟医疗器械采购限制就是回应。 特朗普要是真心访华,就得拿出诚意,别一边依赖稀土一边威胁加税。冯德莱恩要是想改善关系,就得停止双重标准,别让贸易保护主义坏了峰会的气氛。 9 月 1 日的天津峰会终将如期举行。20 多位领导人会在镌刻着云雷纹的会标下共商大计,那些搞小动作的插曲成不了主旋律。 毕竟世界需要的是解决方案,不是政治算计;要的是合作清单,不是制裁清单。中国用最大规模的上合峰会证明,开放包容才有未来。至于那些揣着私心的捣乱者,最终只会发现自己跟不上时代潮流。
和各国谈妥,永不为敌9月1日上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会议在天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