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nm被锁死,中国芯片反而集体夜跑。 这并非绝望,更像一次高强度拉练。 新

冥王星的主人 2025-09-03 14:11:20

16nm被锁死,中国芯片反而集体夜跑。

这并非绝望,更像一次高强度拉练。

新规把14nm及以下、环栅晶体管全拦,16家实体瞬间买不到光刻机。

美国把“拦网”降到16nm,算力冲刺被迫降速,却也把国产厂逼成深夜赛道上的跑者。

国产线连轴转,涨单、扩产、加班。

长江存储重复擦写次数已逼近国际水平;中微刻蚀机把关键尺寸磨到个位数纳米;长鑫在内存堆栈上连跳两级。

差距仍在,但时间表被压缩。

每一次卡脖子,都在逼出一次肌肉记忆。

真正的瓶颈不在尺寸,而在生态。

先进节点只占需求的一成,大量AI推理、车载芯片仍用28nm以上。

把成熟制程吃透,把产能规模做大,先把现金流稳住,才有余粮攻尖端。

历史早有镜鉴:日本1986年被广场协议压顶,转身把DRAM做到成本最低,一年夺回市场;韩国1997年金融危机断臂求生,随后重金砸进EUV预研,终成霸主。

眼下,中国芯片需要的不是口号,而是两条跑道:一条拼高端,一条抢成熟。

高端靠材料、设备、EDA三轮驱动;成熟靠订单、良率、人才持续输血。

双轮并行,才能把“咬牙”熬成“大笑”。

读者认为,国产芯片先啃哪一个节点,最能改变战局?

0 阅读:145

猜你喜欢

冥王星的主人

冥王星的主人

你喜欢的,就是我想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