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英伟达想必始料不及,高通无疑更懵:原本还想拉帮结派抗衡中国6G技术,结果他

冥王星的主人 2025-09-03 14:13:50

这下,英伟达想必始料不及,高通无疑更懵:原本还想拉帮结派抗衡中国6G技术,结果他们在方面几乎所有的布局,却被中国首创的全频段蜂窝通信芯片给打乱了! 在5G领域,华为那可是相当厉害,原本华为的5G蜂窝网络所有核心技术方案,对其他竞争对手那是断代式领先。但谁能想到,一场5G技术标准投票事件,让高通一下子就和华为平起平坐了,双方还共同主导了RAN技术规则。 这事还得从2016年的3GPP会议说起。当时呢,3GPP会议要对5G增强移动宽带场景信道编码的技术标准进行选择,信道编码分为数据编码和控制编码,数据编码又有长码和短码之分。主流的编码标准有两个,一个是高通主导的LDPC,另一个就是华为主导的Polar。 在第一次会议上,讨论数据编码的长码时,因为LDPC在性能上确实有明显优势,所以像爱立信、索尼、夏普、诺基亚、三星、英特尔、高通这些大厂,都集体站队LDPC。联想和摩托罗拉也投票给了LDPC,毕竟技术优势摆在那呢。而支持Polar作为数据编码长码的,只有华为一家。所以很顺利的,LDPC就拿下了数据信道长码部分。 到了第二次会议,也就是2016年10月的3GPP第86次第二阶段会议,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了。第一轮表决,高通、三星等公司还是觉得LDPC方案好,华为则坚持Polar方案,联想及摩托罗拉表态支持LDPC方案,当时的投票比例是29:27。但3GPP会议可不是简单的投票定输赢啊,因为这个结果有分歧,大会主席就希望大家重新提个方案以求达成共识。 紧接着第二轮,就出现了“只用LDPC”“只用Polar”“LDPC+Polar”“LDPC +Turbo”这四种方案。这一轮里,真正支持“只用Polar”的只有华为一家,小米等大多数中国公司选择了“LDPC+Polar”,联想还是继续支持“只用LDPC”方案。可分歧依然存在,于是又进入了第三轮表决。这一轮有四个提案,包括“只用LDPC”“只用Polar”“LDPC长码+Turbo短码”等。会议还举行了一次“反向表决”,联想选择反对“LDPC长码+Polar短码”方案,最后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LDPC作为长码没有异议,因为大家都觉得LDPC作为长码技术上是可行的。 然后就到了2016年11月的3GPP第87次会议。这次会议之前,中国阵营的企业私下进行了交流,变得更加统一,提出Polar作为数据信道的短码和控制信道的编码。联想也选择支持该方案,可没想到,虽然支持Polar作为短码的有57票,反对的只有14票,但因为14票是强烈反对,会议主席就认为这个局面很难往下走。最后经过讨论,大家达成了一个妥协的结果,短码部分还是用LDPC方案,控制信道用Polar方案。 高通的这次逆袭,说明了啥呢?其一啊,在技术标准制定这件事上,有时候光靠技术优势还不够,还得看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博弈。高通就很聪明,它拉来了一堆大厂支持自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阵营,就算华为的Polar技术也不错,但在这种阵营力量对比下,也难免会吃亏。其二呢,3GPP的投票规则也很关键,它不是简单的少数服从多数,而是要考虑各方的意见和权重,这就给了那些有实力的企业更多的操作空间。高通就利用了这个规则,通过拉帮结派,让自己的方案在投票中占据了优势。 不过呢,虽然高通通过这种方式和华为共同主导了RAN技术规则,但华为也没输到哪去。华为的Polar码成为了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这也意味着华为在5G领域还是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而且华为可不会就此罢休,在之后的发展中,华为肯定会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说不定在6G或者其他领域,又能给高通等竞争对手一个大大的惊喜呢。毕竟,华为可是有着不服输的精神和强大的研发能力,高通想一直压制华为,那可没那么容易。

0 阅读:19

猜你喜欢

冥王星的主人

冥王星的主人

你喜欢的,就是我想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