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同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的观点:
「在智能汽车时代,销量已经不是唯一筹码,算力才是新的核心竞争力。」
- 车端算力用 TOPS 衡量,负责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感知和决策。
- 云端算力用 EFLOPS 衡量,是训练复杂 AI 模型、迭代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的核心。
高阶智驾的闭环模式是「车端采集—数据回传云端—模型训练—OTA 下发车端」,云端算力直接决定迭代速度和模型能力。
尤其是「世界模型」这类模拟真实物理环境的大模型,对算力要求成倍提升,算力短板直接限制企业进入高阶智驾赛道。
从公开数据看,特斯拉云端算力约 100EFLOPS 稳居全球第一。
中国车企中,吉利星睿智算中心 2.0 的 23.5EFLOPS 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新势力大多在 8~12EFLOPS,差距明显。
换句话说,这不仅是跑得快的问题,更是战略布局——谁能先抢到云端资源,谁就能在智能化浪潮中占据主动。
朱西产判断,这场算力之战至少还会持续 3~5 年。对于车企而言,现在投资云端,不只是技术积累,更是在为未来的行业格局下注。销量再高,没有强算力支撑,也可能在下一轮智能化竞争中被淘汰。
智能汽车时代,算力就是新的护城河——车端保证驾驶安全,云端决定升级速度和战略高度,未来竞争的天平,正逐渐向算力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