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乡绅阶级既是王朝的统治基础,又是王朝覆灭的掘墓人? 在古代,乡绅作为地方的精

风光体育 2025-09-08 06:22:39

为何乡绅阶级既是王朝的统治基础,又是王朝覆灭的掘墓人? 在古代,乡绅作为地方的精英阶层,肩负着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的重任。他们协助官府处理民间纠纷、调解邻里矛盾,防止矛盾激化。在部分地区,乡绅还会组织团练,抵御土匪盗贼,保障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乡绅一般拥有大量土地,会运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如兴修水利、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等,提高土地产出率。例如,一些乡绅会出资修建灌溉水渠,改善农田灌溉条件,确保农作物生长。 地主和士绅阶级最爱灾年。普通自耕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需他人帮助才能度过灾年。能帮他们的首推地方官府,但很多地方官员会设法隐瞒灾情,甚至丧事喜办,把灾年说成丰年。因为当时的人较为迷信,认为天灾是人祸所致,哪里出现天灾,就意味着当地地方官治理有问题,追究起来地方官要负主要责任。受此观念影响,很多官员不敢如实上报灾情。即便如实上报,开仓放粮也需手续和时间,灾民根本等不及。于是,百姓只能求助于有存粮的地主和士绅。 面对主动上门的灾民,地主和士绅不会像影视剧中那样殴打驱赶。相反,他们会连夜开设粥场赈济灾民,但每天仅提供少量稀粥,灾民吃不饱却也饿不死。消息传开,附近灾民会蜂拥而至,此时地主和士绅便会露出真面目,劝说灾民以土地换粮食。若灾民不同意,他们便会停办粥场。灾民本就存粮不多,为来粥场,所剩粮食也在路上吃完了。粥场停办后,他们既无存粮果腹,也无足够粮食支撑去别处求生。况且,人在极度饥饿时会丧失理智和自尊心,别说土地,妻儿和自己的性命都可能成为交易筹码。于是,地主和士绅轻而易举且合理合法地完成了土地兼并。 失去土地的自耕农只能给地主和士绅当佃户,或依附他们成为奴仆。佃户辛苦种地一年,五成收入要交给地主,3% - 10%要交田赋,剩下的钱既要养家糊口,还要承担名目繁多的徭役。当时粮食亩产本就不高,剩下的存粮仅够勉强养活一家人。一旦遇到灾情粮食减产,佃户为活命只能向地主借粮度日。由于天灾不断,佃户负债越来越多,矛盾越积越深,农民起义便爆发了。

0 阅读:118
风光体育

风光体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