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 要是中国打仗,会有很多国家对付中国,别以为有航母和导弹就可以不用怕了。只有动武力,把对手彻底打疼的时候,一切都迎刃而解,才能赢来真正的尊重与和平。 最近看到俄罗斯媒体的一些报道,讲到中国如果卷入战争,不会只是面对单一对手,而是可能被一大堆国家围堵。别看现在中国有航母群和各种导弹,看起来挺硬气的,但真到打起来,这些东西不一定就能稳住局面。俄媒的观点挺直白的,说只有通过硬碰硬的军事行动,把对手打到疼得受不了,才可能换来真正的尊重和长久和平。这话听起来有点狠,但结合国际形势,还真有几分道理。咱们来聊聊这个话题,从潜在的敌对力量说起,到中国自身的底气,再到历史上的教训,看看为什么俄媒会这么分析。 俄媒觉得中国打仗会招来那么多国家,主要是因为美国的盟友体系太庞大了。美国在全球有好几十个盟国和伙伴,一旦中美之间擦枪走火,这些国家不会坐视不管。北约有三十多个成员,虽然不一定全派兵,但像英国、法国、德国这样的老牌强国,起码会提供情报、武器援助或者后勤支持。在亚太这边,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跟美国有正式的防务条约。 日本的自卫队在西太平洋有多个基地,能快速出动舰艇和战机;韩国有美军驻扎,能从北部牵制;澳大利亚在南海有海军力量,能保障补给线;菲律宾最近还允许美军使用更多基地。去年上半年,美国搞了个“部队重返太平洋”的演习,牵扯到十八个国家、三百多架飞机和三万五千兵力,规模创了美空军纪录,直指中国周边。这不是空谈,俄媒报道过类似模拟研究,说中国科研机构分析过,在某些场景下,解放军可能面对美国主导的“蓝盟”多国联合行动。 除了军事联盟,还有资源方面的压力。中国对锂、镍、钴这些关键矿产依赖进口挺高,全球一半的钴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三分之二的锂在拉美“锂三角”地区。这些矿产的出口国包括智利、澳大利亚、菲律宾、南非、秘鲁、印尼等。如果大国博弈升级,美国施压,这些国家可能限制对中国供应,影响工业和军工生产。俄媒提到过,现代战争不光是打仗,经济制裁和金融封锁更可怕。像俄乌冲突那样,西方冻结资产、切断贸易,就能让对手经济瘫痪。中国经济规模大,但供应链长,断了某些环节就麻烦。想想看,如果锂电池材料短缺,电动车和导弹生产都得受影响,这比正面战场还阴险。 再有就是网络和信息战。这已经是第五维战场了。美国以前对“伊斯兰国”用过网络攻击,破坏通信、诱导火力打击。未来如果多国联手对中国下手,可能瘫痪电网、银行系统或者交通枢纽。中国在网络防御上进步不小,但外部渗透风险还在。俄媒分析过,俄罗斯自己也面临类似威胁,中国情况差不多。别以为有防火墙就万事大吉,黑客技术日新月异,多国情报机构合作,渗透起来防不胜防。这些因素加起来,俄媒的警告不是吓唬人,中国真打起来,对手可能不止美国一个,而是几十国联合绞杀。 不过,中国也不是毫无准备。从军事上看,国防实力这些年涨得快。2024年国防预算1.69万亿元,增长7.2%,重点投到军队建设和科技上。中国有三艘航母: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福建舰是国产弹射型,满载排水量八万吨,配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能起飞更多战机。火箭军装备更新,东风-17、长剑-100、东风-41这些导弹,射程覆盖广,核常兼备。海军有055型驱逐舰,空军有歼-20隐身战机。这些硬件让中国有战略制衡能力,不像以前那么被动。俄媒也承认,中国军力提升显著,不会轻易被欺负。 经济上是更大底气。2024年GDP破130万亿元,增长5%,市场规模超大,产业体系完整。即使多国施压,中国能靠内需和“一带一路”伙伴撑住。想想俄乌冲突,俄罗斯经济没崩,就是因为有中国等国的贸易支持。中国韧性更强,制造业全球第一,储备充足,能支撑长期对抗。俄媒报道过,中国模拟研究中,即使面对“蓝盟”,通过机动防御和反击,也能找出胜算。 战略上,中国有斗争传统。回看朝鲜战争,那时候中国刚建国,装备落后,用步枪对上联合国军十六国联军。志愿军入朝,面对美军坦克飞机,靠阵地战和近身搏杀,硬是打到停战。结果呢?中国赢得国际尊重,边境稳定,工业化起步。俄媒常拿这个例子,说只有把对手打疼,一切问题才好解决。和平不是求来的,是挣来的。当然,战争代价大,死伤惨重,经济倒退,谁都不想重蹈。但如果被逼到墙角,退让只会招来更多麻烦。 现在国际形势复杂,中美摩擦多,南海、台海热点不断。俄媒观点是提醒,中国别低估对手联盟,但也别怕,有实力就能应对。俄罗斯自己跟西方对抗多年,体会深。乌克兰冲突后,俄罗斯加强跟中国合作,联合军演、能源贸易,互相撑腰。两国不是正式盟友,但战略协作紧密。去年中俄声明,强调深化伙伴关系,反对霸权。面对西方围堵,这种合作是关键。
俄媒:要是中国打仗,会有很多国家对付中国,别以为有航母和导弹就可以不用怕了。只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9-08 15:39:10
0
阅读:1